【第096章】 接洽公使-《国势》


    第(2/3)页

    回去的路上,沈蓉端详着手里的玉如意,对秦时竹说:“这孤儿寡母的,也忒可怜了些。”

    “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秦时竹叹了口气。“如果当时不是假立宪而是真立宪。那绝对还能苟延残喘一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官修《清史》一案,就此拉开了序幕。由于准备得力,资料翔实,虽然仍不免有观点保守陈旧的憾事,但二十年后《清史》成书时,远远比真实历史中的《清史稿》质量要好。

    至于隆裕的旨意,先是通过各大报纸刊登,真品又让秦时竹带回了北疆,遗老遗少们虽然痛哭流涕,但至少收敛了不少,各地地内务部门都松了口气,也算是皆大欢喜吧。

    接下来的事务安排是层出不穷,第二天一早上,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就在莫理循的陪同下来拜会秦时竹。

    “朱尔典先生,幸会幸会。”秦时竹热情地招呼。

    莫理循还在东张西望。

    “莫理循先生?您在找什么呢?”

    “啊,没……”莫理循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很想找贵夫人做一个专访。”

    “想不到莫理循先生对我的夫人这么感兴趣。”秦时竹打趣道。

    “不,不理循吓坏了,他可没胆量勾引秦夫人,当下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觉得秦夫人是中国少有的杰出女性,如果通过报道介绍到欧美各国,对于宣扬巡阅使阁下的个人威信和中国的面貌,都是大有裨益的。”

    “哈哈,莫理循先生真会开玩笑。”秦时竹笑道,“如果真是这样,你应该去采访袁总统的夫人才对。”

    “可……可是袁先生的夫人太多了,我采访哪个好呢?再说,在基督教地教义里,只允许一名妻子的,虽然国情不同,但如果我真要这么宣扬了,欧美的民众可能会对袁先生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会地,我听说西洋有不少小姐们渴望冒险,如果他们知道袁总统已有这么多夫人了,恐怕不会再介意成为下一个……”秦时竹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扯,听得朱尔典皱起了眉头。朱尔典轻轻咳嗽了一下,莫理循立即收住了话题,他今天来可是陪朱尔典来拜访的。

    “巡阅使阁下。今天我来拜访,是有几件重要地事情和您商议,您看……”朱尔典扫视了周围一下。

    秦时竹示意所有的侍者都下去。并让警卫带好门在外面值守,然后又指了指在一旁担任翻译的顾惟钧:“这是我地秘书,不会有问题的。”

    “首先我代表大英帝国对巡阅使阁下地到来表示欢迎,维护中国地安定、统一,是大英帝国一贯的方针……虽然帝国还没有正式承认中国地新政权,但明眼人都知道,其实我们是新政权的,我们也希望出现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感谢贵国对我国革命地理解和。朱尔典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说这话时,秦时竹感到自己的脸上在发烧,但还是厚着脸皮说了,其实应该是侵华老手),我相信,在贵国的下,我国一定能成为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度。”秦时竹顿了顿,“至于外交关系,我希望还是尽快能够建立,也请公使先生能在贵国多多沟通。使贵国尽早承认我国的新政权。”

    “秦先生是明白人,对您的功绩和能力,帝国给予了充分了肯定,认为您是中国不可多得的战略家、政治家。上次我们之所以愿意出面,在承德问题(指和平占领承德)上为你和袁先生为代表的北洋牵线搭桥,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我希望,这样的合作,将来还能够进行多次。”

    “感谢贵国和贵公使对我地赏识,我感到由衷的荣幸,至于合作。我想这不是问题,特别是我做人的信誉是相当好的,贵国和贵公使完全可以放心。”秦时竹想看看朱尔典到底有什么花招。

    “就是冲着这一点,我觉得巡阅使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朱尔典的话是有所指的。从5月开始,东北的关余开始充当各国给东北的实业借款的抵押了,对于原先设定在东北关税上地债务担保(如庚子赔款),秦时竹也予以承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