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情报激战-《国势》
第(2/3)页
在他看来,搞情报最重要的就是获取情报,杀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地,现在特高科把杀人变成了目地。今天抓住一个,明天又宣称抓住一个,纯属本末倒置。实际上大多数都是无辜的老百姓罢了,哪里来那么多腾龙社地间谍?
土肥原判断得不错,关东州确实搅得有些混乱,但那正是葛洪义的目标所在,只有把水搅浑,才有油水可捞。腾龙社也确实损失了人员,但这些人本来就是些干脏活的杀手,他们并不需要搜集情报,培养相对容易;而除掉的鬼子都是多年来一直以合法身份潜伏的黑龙会成员或特高科间谍,都负有搜集情报、处理事故的使命,而且大都具有实践经验,这种人员交换,腾龙社并不吃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一部分手下,葛洪义虽然心疼,但还是坚持要做。在爱国心和报仇心的驱动下,所有接受任务的腾龙社成员,没有退缩或拒绝的,他们都把这当做是无上的光荣和职责所在。
鬼子当然也不笨。也会想着将主阵地转移到沈阳城来,但对腾龙社成员来说,日本人和中国人还是相对好鉴别地。而且城里有特警、巡警、宪兵队牢牢控制着场面,每天出动的铁甲车更是让人不寒而凛的东西,鬼子间谍只要出了附属地这块保护区,就没有好下场。为了这事,鬼子没少抗议,葛洪义回答是以增加警力来“改善治安”,结果沈阳城地警察越来越多,鬼子活动也越来越受限。每个出来的鬼子都有警察盯梢,理由是保护安全(把特高科气得干瞪眼没办法)。
土肥原在街上慢慢走着,他的判断和直觉都是正确的,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见习军官,虽然隶属于参谋本部,也没有合适的借口和必要的权威来说服特高科,这种混战看来还是得持续下去。混战是不智的,为了一份虚无缥缈地“重要情报”而暴露姜哲纬这个点,更是不智。纵然在战术上能取得成果,在战略上也已经输了。(土肥原说得对极了。日本就是患上了战略短视症,也许和岛民性格有关?)
他心烦意乱的走着,不提防危险已悄悄的近了……
今天是附属地一个大集市,来了比平时更多的中国小贩,有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水产的,卖肉类的,看见日本人,一个个点头哈腰。充满了卑躬屈膝的样子。中国人在土肥原的心目中,都是肮脏卑贱地,如果不是为了培养自己搜集情报的能力,他才不愿意与他们接近。
一路走。一路看,不对,路边有个小贩似乎有问题。
这个人表面上是卖水产的,但看得出来,有些心不在焉,东望望,西看看,似乎在等什么人。甚至有人从他面前走过。他也懒得招呼,有这样的小贩吗?土肥原充满了狐疑。
看来要试探试探一番。反正警察就在不远处,只要自己一个吩咐,随时就可以冲过来把人带走。按照关东州的一般情形,警察只要看某人觉得情形不对,就会不由分说地把人带走去审讯一番,能活着出来的中国百姓,很少很少。
出于自信,土肥原不愿意使用这些拙劣的手段,他觉得这么做是贬低了自己的身份,堂堂一个陆军大学毕业的情报人员,连盘查一个间谍都要像警察一般行事,有些说不过去,他又靠近了一些,停留在了那人的摊位面前。
“太君,您要点什么。”这人终于有了反应,懒洋洋地站了起来,不过土肥原一番端详后发觉,此人地注意力根本就没有在自己身上,眼珠子滴溜溜地乱转,看来,有五分的嫌疑……
“你这个鱼新鲜吗?”土肥原也不是真的要买,他只不过是探探口风。
“新鲜,太君,都是我今天早上刚刚打来的。”那年轻人这么回答,“要不,我捞一尾给您看看?”
早上刚刚打来地?这附近除了在附属地有一条河,根本就没有大的河流,真要早上打来,肯定赶不上现在上市,而附属地是不准中国人打渔的。土肥原皱着眉头,心里有七分认定对方有问题了……
一个不留神,那年轻人捞鱼时将水也带了出来,而且还滴到了土肥原的鞋子上,那年轻人赶紧跑出来想伸手帮他擦干净……
土肥原大怒,骂道:“混蛋!你***不长眼睛?”
居然会用中文骂人?年轻人一愣,站起身来,似乎不敢相信这个鬼子居然中文已熟练到可以骂人了?(诸位要是不信,可以拿自己做个试验,如果你懂英语,除了fuk和sht外还会骂什么?骂人是口语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
看到对方居然还敢直起身子来看自己,土肥原更加恼怒了,口一张,又是一串难听的词汇要蹦出来……
刚才他骂人的时候声音还不响,除了旁边卖菜地几个摊主听到外,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正当他张大了口准备再怒斥一番时,一柄寒光闪闪地匕首已捅了过来,正中心脏,土肥原张大了口,一个字也没有吐出来……
大名鼎鼎的土肥原就这样死了,而且是死在他怀疑是对方间谍地人手下,真不冤枉。
年轻人捅死土肥原后,丝毫没有慌乱,他扶住了土肥原的尸体,用身体挡住了露在外面的匕首柄(只要不拔出来,就不会有血出来),扶着他悄悄地往摊位后面走。摊位后面是一条小巷,十步外面就是一间早已被腾空了的房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