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各取所需-《国势》


    第(2/3)页

    “大总统,不需要您下令,您只要打个电报给秦时竹,说明关切之意,含糊其辞,让他自己去揣摩罢了。”赵秉钧马上就有妙计,“如果他按兵不动,那么咱们拍了这份电报,也是尽了责任,对国会和民众都可以交待;如果他和俄国人交手,那是他擅自做主,如果战败,我们可以处置,倘若万一地万一战胜,也必然损耗了他的实力和财政,这对我们而言,也是有利的。”

    “按照你这么说,不管他怎么弄,我们都是有利的喽?”袁世凯一想,这主意倒真是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这个电报要秘密拍给他,不然一公开,各国公使尤其是俄国公使又会来质问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在面上还是要与俄国人虚与委蛇,但暗地里可以给秦时竹透露风声。”

    “你猜秦时竹会是什么举动?”袁世凯来了兴趣,很想看看秦时竹的窘境。

    “这倒说不好,我以为他骑虎难下。一来,北疆群情激愤,连日来已经有学生包围俄国领事馆,静坐示威,俄国方面和秦时竹的关系已大大恶化了;二来,如果他没有什么反应,那么民间的力量肯定对他有不满,只要我们稍加挑动,就可以把这个矛头指向他;三来,万一他按奈不住出兵。我们也可以和俄国方面交待,说这是他擅自做主,为将来转圈留有余地;四来,两边如果交手,我对他的形势不看好,对方无论武器、人员都比他充足地多,外蒙情况复杂,平定谈何容易?”

    “就按这个来办。另外。我这还有一份军事会议决议,你也一并转发给他。”袁世凯掏出一份文件,在上面刷刷写了几句话。

    赵秉钧接过来一看,会议记录一共有六条:(一)统兵高级军官佐领,均由总统任命;(二)练兵及师旅数目,分大小省规定,大省4师,小省3师为限(规定1师等于2旅)。边禁省份不在此例;(三)用兵不敷时。募续备兵补充;(四)军服、械饷、辎重、工程、幕营等件,悉遵中央规定,如向外洋订购炮械,须中央认可;(五)驻京军队及各省防营统改成陆军编制;(六)实行征兵,目兵、夫役之服装、食米,照禁卫军规定。

    最后还有一条补充。就是袁世凯刚才手写地话。北疆国防军体制特殊,地处边疆,承担国防重任,一切军政事务,着北疆巡阅使便宜行事,授予全权,日后报总统府和陆军部备案即可。

    “怎么样?这个条件够优厚了吧?”袁世凯笑着说,“你可以暗示他。这是我对他地优容。”

    “相信他会乖乖上钩的,我即刻回电沈阳。”赵秉钧转身要走。

    “等等,”袁世凯叫住了他,“再加一条,国防军训练辛苦,卓有成效,中央补助军费100万元。”

    “这是?”赵秉钧不解其意,袁世凯眼下正缺钱花。刚刚从比利时贷了一笔款子。怎么这么大方地给沈阳100万?

    “既然要暗示,那么就把文章做足。”袁世凯笑道。“我给他100万军费,个中滋味,让他自己揣摩去。”

    “大总统英明!”

    接到类似最后通牒的声明后,外交总长陆征祥连夜与驻京俄国公使就《俄蒙协约》举行第一次正式谈判。他与日、法、美3国公使邀请俄国公使克金斯基在外交部开始谈判,与俄国公使争论激烈,几至冲突,谈判无结果而散,会议结果仍主张和平解决。

    和平解决,和平解决,谁都主张和平解决,北疆已经出手了。收到袁世凯的电报时,秦时竹正在大本营观看地图,听取进军方案,看完电文,他冷笑一声,对手下说:“袁世凯和稀泥,发个含糊不清的电报给我,表面上是授予我全权,实际上开空头支票,万一有事,他还可以及时洗脱。”

    “他一贯如此,从来没有几句实话。”张绍曾曾经和老袁打过交道,比较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