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包围歼敌-《国势》


    第(2/3)页

    

    这是什么声音?

    “是骑兵!大队的骑兵。”巴甫洛夫怒吼道,“我们附近有大队骑兵吗?”

    “没有发现侦察报告,我们的哥萨克正在对满洲里进行搜索……”参谋话音刚落,下意识地反应过来,“不好,那是敌人地骑兵……”

    还不等巴甫洛夫说什么,另一个参谋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报告将军,后面的部队说他们听到了异常的声音,好像是骑兵。他们询问是不是我军的援兵上来了?”

    “不,哪里有什么援兵,是敌人,敌人……”巴甫洛夫急得满头大汗,“告诉部队,立即停止前进,全部向师指挥部靠拢,同时就地组织防御。”

    下达完命令后,他恶狠狠地说:“该死。碰上中国人的骑兵了。”

    “机枪。机枪……”

    “火炮,火炮……”

    师长一声令下。所有的俄军都慌乱成一团,不是军官找不到士兵,就是士兵找不到军官,活像一锅沸腾了的粥。

    不错,来的正是骑1师和骑师的部队,虽然出发前已对战马进行过处理,用来降低声音--马蹄上包上了布片,但这么多部队,即使这么做还是掩盖不住地,所能尽力的,无非是减少一些,让敌人发现的晚一些。

    万马奔腾,势若奔雷,朝着俄军扑过来了,俄军地炮兵手忙脚乱地解开绳索,准备火力阻截,重机枪手借着各种可以找到的东西,就地架起家伙,步兵上了刺刀,拼命将师指挥部围成一个圆圈……生死关头,野战部队的反应还是要迅速些,慌乱归慌乱,但每个士兵都清楚,如果做不好就地防御,在骑兵的冲击下,只能是死路一条,想逃跑吗?不可能,人的两条腿是跑不过战马的四条腿的。

    巴甫洛夫临危不乱,连连发布命令,一方面指挥部队就地组织防御,另一面赶紧发报给已经远去地步、骑兵,让他们迅速回身救援。

    来不及了,不等俄军组织好,国防军的炮弹已接二连三地打了过来,啪啪全部是迫击炮的炮弹在炸响,巴甫洛夫密集防御,收缩防线的决策是正确的,但也带来了兵力密度过高的不利后果,每一发炮弹在敌营中炸响的结果就是炸死、炸伤一大片人。

    俄军地炮兵还在拼命调试着山炮、野炮,希望能够还击,但在时间紧迫的状况下,很难办到,在迫击炮炮弹如连珠般落下的时候,俄军地火炮还压根没有还击过,至于重炮,那就更可怜了,全部呈现拆卸状态由骡马驮载着,要拼装起来,恐怕是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还击,快还击……”看着如此猛烈的炮火,巴甫洛夫百思不得其解,对方来的是大量骑兵,如何能有这么快的炮弹发射能力?这怨不得他,虽然日俄战争中俄军率先发明了迫击炮,但俄军上上下下拘泥于陈旧的作战思想,认为迫击炮这个射程不如榴弹炮,威力不如臼炮的东西真是没有多少用处,完全是鸡肋,如果说在战壕防御中还有那么一丁点作用的话,那么用于进攻完全就是异想天开了……可惜的是。他们的中国对手,就是利用这种异想天开地武器发动了突袭。

    在炮弹地呼啸声中,骑兵开始了冲锋,骑兵们一个个把身子压低,头紧紧地贴着马,为了避免流弹损伤,这种方式是最理想地,2000米地路程,对于骑兵来说。简直是太近了。哒哒,俄军的重机枪拼命还击,喷射出的火舌像一把镰刀。朝着冲击的部队割来,不时有人中弹落马,眼看着自己的兄弟倒在路上,国防军将士一个个怒火中烧,他们没有时间哀悼,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手中的马刀砍到俄军的脖子上。这才是为兄弟们报仇地最好方式。

    骑兵们越来越近了,重机枪依然还在倾泻火力,但是没有铁丝网的阻截,光靠火力封锁是不能挡住骑兵的,这段距离对于骑兵而言,只要几秒钟,冲了过去。就是胜利。“杀啊!”如林地马刀举起来了,骑兵们坐直了身子,恶狠狠地朝着对面的俄军扑去。

    俄军害怕了。动摇了,重机枪手的精神已经崩溃了,怪叫一声,放弃了手中的家伙,抱着头拼命往后逃窜,抱头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很快,这个屠杀了不少骑兵的家伙,被后面追上的骑兵狠狠一刀就砍下了脑袋,脚下的步子还再往前冲。脑袋却已经脱离了可怜地身躯。一腔污血从脖子处喷了出来,直向天际。象征着俄军命运的。就是这一抹猩红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