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踌躇不安-《国势》
第(2/3)页
徐志乾的话说到了王云山的心坎里,教导总队作为北疆国防军中待遇最好、装备最优、领导最重视的样板部队,一直以来都被别的部队所羡慕也深为大本营所器重,能不能打出应有的水平,立下他人信服的功劳一直萦绕在王云山心头,他一方面为自己部队的实力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这么好的部队,如果不能漂漂亮亮地立下功劳,确实很难向方方面面交待。
急归急,王云山心里还是有分寸的。当下解释道:“我也很想现在就杀过去,打他个痛快,就像打唐山一样,大炮一轰、战车一冲,敌人就完蛋了。可是兄弟,现在形势不一样啊,靳云鹏这小子鬼地很。如果我们这么大咧咧地打过去他打不过我们脚底抹油溜了怎么办?大帅交待是要歼灭第五师,副座临走前也千关照万交待我们一定要和11师配合好。完整地吃掉第五师,如果现在就杀过去,纵然能重创敌人,同样还是完不成任务。”
“任务自然是要完成的,可敌人已经发现了我们,要是不黏上去。他们现在就溜走怎么办?岂非更加得不偿失?”徐志乾有些不服气,“11师才刚刚从营口开拔,最快也要今晚才能登陆,等他们包抄到位,估计黄花菜都凉了。如果让靳云鹏这小子溜了,我们哭也来不及。”
“你担心的也不能说没有道理……”王云山犯难了,到底怎么办呢?今晚要不要杀过去呢?
其实,此时的靳云鹏也难受得很,从侦查骑兵带回来的只字片语中,他无法凑出一个完整的敌军印象,敌人到底是小股还是大股呢?如果是小股,那么说明是阻击部队,分明是为了防止第五师迅速北上加入战局而配置的。自己地对策就是迅速击破当面之敌北上,扭转不利战局;如果是大股,那么说明京城战事基本已经结束,护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他的第五师了,而且此时必然士气旺盛,与这样地对手对阵是他不原意的,他还没有傻到飞蛾扑火的地步,必然会选择后退。当然,后一种事态是他所不希望看见的。他既不希望看到战局已经完全恶化的动态。也不原意一枪不放,仓惶退到出发位置的窘迫。那样只会招徕冯国璋、卢永祥等人地嘲笑,而且能退到哪里去呢?苏南有张勋和冯国璋的部队,苏北有卢永祥的部队,自己总不能去安徽投奔倪嗣冲吧?
那么,到底是小股还是那股呢?几个侦查兵报告的结果是铁路沿线特别是在车站附近发现了敌人,人数大约在1000人左右,重火力不详,起码没有在交战中开火,但是已布置了较为完备的防御模样。靳云鹏对这个情况很重视但也很犯愁,眼看天已经快黑了,继续派出去侦查地意义不大,他只能在现有基础上召集部下讨论敌情,大军就在距离德州20里外的地方停顿了下来。
“师座,根据我的判断,我认为对方是小股之敌,理由有二:一是敌军进攻廊坊、京城一线的战斗刚刚打响才一天半,如何能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分兵出来对付我军?二是,敌人在歼灭我侦查部队后,并未趁势出击,这就说明对方规模不大,为了防止我们看破虚实,故而对侦查部队痛下杀手,倘若敌人真是主力,则必然会伪装成小股模样,引诱我军上钩,那样的话,侦查部队必然能安然返回……”
“师座,我的意思刚好相反,敌人主力已经运动到德州,我的理由也是两条:第一,我们与京城和第三师失去联系很久了,如果他们还在坚持战斗,必然会不断发电给我们要求增援,必然会催促我们加紧进军,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岂非可疑?第二,敌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对我骑兵侦查队加以歼灭性地打击,恰好证明了敌人来势凶狠,为了防止我们看破虚实,故意不留活口。”
听着这两个似乎都有道理的分析,参谋们,几个旅、团长们都不知道该相信谁好,只能窃窃私语地讨论起来,会场的气氛虽然显得很热烈,但无人表示明确的看法,大家都盼着靳云鹏拿主意,就是说出自己看法的人也眼巴巴地望着靳云鹏,希望他能自己的观点。
靳云鹏有些恼怒,但又不便发作,只好随机点了一个团长,问道:“你什么意见啊?”
“师……师座,我觉得两种意见都有道理,咱……咱们要慎重行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