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南北协调-《国势》


    第(2/3)页

    “河南一线的北洋军正规部队已抽调上去和护交战了。而当地的那些治安部队平时骚扰老百姓可以,现在根本就指望不上。”

    又来一件烦心事,朱尔典地好兴致完全没有了,列强虽然是中国地太上皇,但毕竟还不会出动出兵帮助中国平息内乱,到底如何收场,还得等与秦时竹的会面。

    一看朱尔典心情不好。秘书及时转移了话题:“请问先生。对秦时竹地会面要求。我们如何答复。”

    “我完全理解阁下地心情。急切地盼望着和您尽快见面。”朱尔典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对目前地局势我们非常担忧。但我深信在中英两国地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够克服危机。”

    “是!”

    “这是我们第一次直接和这个人打交道。需要小心点。查理。你替我密切关注各方动态。一有消息就马上前来汇报。我不想让这种混乱情况再继续进行下去了。战事一定要有个体面地收场。”

    靳云鹏还是没能够跑掉。在护轰炸第五师留守兵力和运输工具后。他敏锐地感觉到了气氛地不对劲。想脚底抹油溜走。但兵力都用于作战。在一线尤其散地很开。要想收拢过来谈何容易?对面地王云山和徐志乾也一直明确关注着靳云鹏地动向。发现敌人有溜走地心思。哪里肯放。全线发起反击。不但牢牢咬住了敌人。而且在交火中击毙、击伤和俘虏了不少敌军。靳云鹏越是想溜。越是溜不走。这么大规模地部队。一旦丧失了铁路运输地机动性要靠步行。其机动性可想而知。而且靳云鹏原本心里还有一丝侥幸。想等海军运输过来地步兵汇合了再南逃。这一番耽误更是断送了第五师地前程。

    直到海军靠岸秦皇岛和葫芦岛码头。并发出赞同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地通电后。靳云鹏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这时想抓紧一切机会逃跑也来不及了。郭松龄几乎在同一时间包抄完毕。虽然第11师和德州支队之间联合构成地包围圈有不少空隙。但在情急之中。靳云鹏也来不及寻找。只能带着卫队匆匆忙忙地逃跑。更让人感觉意外地是。也许是靳云鹏平日为人太过于刻薄。行至中途。卫队部分成员发生哗变。与靳云鹏地铁杆者和心腹发生了激烈地交火。靳猝不及防当场被卫兵打死。成为围歼战中唯一令人感到意外地插曲。

    在秦时竹启程之时,围歼五师地战斗已基本完成。第五师在靳云鹏等高级军官溜走后,部队群龙无首、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原本还略微有点秩序的撤退变成了一窝蜂的溃散,倒是让护方面抓俘虏费了不少脑筋,但五师作为一支成建制存在地部队,已根本上消失了。

    海军归顺护后,随船而来的陆军才发现苗头不对,但也无力回天,港口海防阵地上黑洞洞的岸防炮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些士兵打到海里去喂鱼,就是淹也淹死了这批旱鸭子。最后护方面派出代表与其进行谈判,在晓谕大义后几个部队主官乖乖地宣布投诚并被解除武装。士兵们本来还一脸茫然,一听到投诚后可以补发拖欠的军饷。一个个欢呼雀跃,一登岸把枪往边上一扔就去领军饷,这架势甚至比打了胜仗还令人高兴。比起别的战场的同伴,这种待遇是他们可望而不可求的。自然,借着这个当口,平时在部队里骄横跋扈,一贯克扣士兵薪水地军官也在觉悟的士兵指点下,被迅速隔离起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严格的审讯和处理。

    海军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物资、军饷,所有的官兵都喜气洋洋,唯独刘冠雄郁郁寡欢,在召开最后一次舰队会议并做了布置后,置大多数人的挽留于不顾,宣布辞职下野,根据护方面的指示,舰队暂时由萨镇冰负责,舰艇进入船坞维修。汤芗铭还是维持他以前的地位。其他高级军官也原地不动。

    海军的改旗易帜震惊了中外人士,在主要战场都取得预定性结果后。袁世凯地死讯和段祺瑞的被捕都已正式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一时洛阳纸贵,凡是关心时事的人都争购号外,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事态地发展。舆论普遍认为,既然袁世凯已死,护国战争的目的就已达到,为了给国家保留元气,防止造成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动荡,战火自然也应及时熄灭。远在南京的冯国璋极为配合这股社会风潮,联合在南方的北洋军高级将领联合通电护方面,声言他们无意继续与护交战,希望能立刻展开南北谈判,协商停火,通电最后表示,他们拥护议会作为人民主权机关和众议代表作出地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