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赤字窟窿-《国势》


    第(2/3)页

    “鸦片必须禁止,税收下降是暂时痛楚,远远强过鸦片流毒。清廷之所以屡屡欲禁绝鸦片而不能禁,原因就在于财政困难……但我们要下定决心,哪怕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完全禁烟。”秦时竹地话语斩钉截铁、不容商议,“蒙土、晋土等北方鸦片产地已经让我打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川土、云土等,禁绝鸦片这是天条,就是准备死几万人也不能松动……”

    “第六大块是厘金(1853年<咸丰三年>,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最初在江苏扬州仙女镇设厘金所对该地米市课以1地捐税,由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名厘金,后各省仿行遍及全国,其范围、名称、税率征收方法,各地不同,有25、33、5、75、10、25等各种税率,远远突破一厘标准)。厘金主要在水陆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征收,一般属于地方税,但京畿、直隶地方属于中央财政,每年可约收入700万。

    平心而论,厘金对于实业发展是不利的,各省局卡密如蛛网,税率繁重,加重了商民负担。因为厘金是课征百货的通货税,商人把税金转嫁给购买之人,最后是民众深受其剥削之苦。加上税吏的苛扰留难,形同劫盗,更为商民所不能容忍。在各地多视征厘为肥缺,往往安置私人,上下舞弊,而贪污勒索的款项,实数倍于上交财政之数,病商病民,达到极点。但是……”梁士怡来了个转折,“由于厘金对于地方财政具有重要意义(各省总数约为6000万圆,若一举废除,恐怕造成不可收拾之局面。”

    秦时竹表示同意:“厘金的弊端,地方的难处我们都清楚,我在北疆也没有完全废除厘金,只是减少了关口数量,统一了征税标准和税率……结合北疆的实际,厘金改革后短期内政府财政要下降,但从长远看来是有利于工商实业的发展,换而言之,先放一放,可以收回更多。”

    张謇补充道:“江浙几省和北疆签订有税收饶让协议,避免了商品重复缴纳厘金,总体看来效果是好的,建议财政部推广。”

    “既然这样,那么我就提请大总统仿效北疆形式采用总统令进行全国厘金改革,以三年为期,废除厘金。第一年。除原有北疆各省外,直隶、京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江苏、浙江、陕西和福建要降低厘金;第二年,尚未完成减免地要陆续完成;第三年,全面废除厘金。”梁士怡告诉大家,“前清时期各国曾与我国有协定,只要我国废除厘金。就可提高关税一倍,厘金上面财政受地损失可以部分在关税上补回来。”

    众人皆称善:“如此甚好。”

    “最后一部分为杂税,包括当税(前清旧税,是典当的营业税)、牙税(为商行地营业税,也是前清的旧税)、契税(是对土地房屋典押买卖等契约所征收的税,民国后新设)、印花税(系对财物成交凭证征收的税,采用在凭证上贴印花票的方法征税。故名。前清时即酝酿。但未能推行,民国后开始征收)等,林林总总不下20种(指以税为名的,不包括捐),总岁入约600万左右。以上这些。今年政府总共可收入约135亿,待到明年关余增加。北疆部分税收划归中央,再考虑烟酒税、厘金等可能减少地情景,大概总收入可达197亿。”

    “前几日辑之前来找我,言为鼓励矿业发展,要求废除政府报效、提成等于法无据的勒索办法,代之以名正言顺的矿税。我草拟了一份报告,拟将矿税分矿区税、矿产税和统税三种。矿区税又分三类:若矿区为金、银、铜、铁、锡等第一类矿质,则按年每亩纳银圆三角;其砂金、砂锡等在河底者,按每年每长十丈纳银圆三角;若为水晶、石膏、硫磺、硼砂、土沥青等第二类矿质,按每亩纳银圆一角五分;第三类青石、花岗石、石灰石等。则免除矿区税。

    矿产税:第一类矿质按出产地平均市价纳百分之二;第二类矿质纳15。若矿区为探矿,则税额为1;第三类为

    统税(为营业税):由矿业权者预估3个月内的运销额。税率5。

    如果执行得法,此一项能收入约800万圆。”

    秦时竹沉吟片刻后说道:“此条大体可行,请财政部和工商部会同商议后共同拟出一个完整草案,下次内阁会议讨论,如果通过,待我签发总统令发布,定名为《矿税条例》,试行两年后,倘若成效显著,提请议会批准立法。”

    “政府财政收入除第一类税收外,第二类为内外借款:今年财政困难可谓举步维艰,不得不依靠举债度日,新年以来,陆续向各国借款、垫款约6300万圆,两行垫款2100万(指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其中,两行虽然称为垫款,其实是政府强要的,两行本身无多少财力,不得不加发纸币以应付。”梁士怡对于两行垫款一节对袁世凯最为不满意,情绪也颇为激动,“如果继续维持下去,不惟政府财政要破产,连两行都要被政府拖垮,两行一垮,整个市面金融都要垮,那时纸币就如同废纸一般。”

    众人都是叹息,财政困难他们都是知道的,哪里想到居然困难到了这个样子。

    “燕孙,你接着把岁出的情况讲一讲吧。”

    “财政开支也由数块组成,其最大宗者,属军事费用。今岁以来,为镇压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政府军费已开支约12亿圆,预计全年最少要达到15亿,光此一项,全国税收加起来都不够,举债势在必然;第二大项为日常行政开支,各级政府费用一般是自行承担地,中央行政费用约需4900万,主要为办公费、警卫费、治安费等等,还包括微不足道地卫生、抚恤费用;第三大项为教育费,名义列支700余万,其实半数以上被挪用;第四大项为外交费,约500万,其实也拖欠很大部分……”陆征祥插嘴:“此节属实,我驻外使节费用无着、困窘不堪,不得不经常电告电催,有些甚至以经费无着、无米为炊为由,拟即下旗归国……我好说歹说,才劝阻了他们的鲁莽之举,倘若不予解决,必然危险。”

    秦时竹皱眉道:“外交使领馆乃国家颜面,承担对外交往之重大功能。如何能如此困窘?请陆总长回去后来个条陈,言明需多少经费,报请季老批准,财政部无论多少困难,一定要照例拨付……”

    陆征祥大喜过望,连连称谢。

    教育总长范源濂也插话:“教育经费亦被拖欠多时。不少教授的工资已半年不发,恳请大总统体恤民情,援照外交部之例,将拖欠经费早日拨付。”

    前一个既然已经准了,这一个自然也没有不准的道理,何况秦时竹对教育一贯非常重视,当下简单商议后。决定拖欠教师地薪水赶紧发放。

    “第五项是清廷善后费。400万;第六项为农商费、交通费等,预算中本来规定了700万,但其实大部分已被军政费用挪用了……总体来说,今岁财政开支,约需要23亿圆。财政收入只有135亿,加上内外借款084亿仍旧只有219亿圆。赤字缺口还有1100万。”

    “这么说来今年借了8400万以后,还有1100万地赤字?”秦时竹眼睛都瞪圆了,大家也是一片惊呼。

    “是的,明年北疆财政并轨中央,中央财政收入197亿,估计开支3亿,其中军事费用达到亿,等于一年全部地财政收入正好归国防部一家使用。”

    梁士怡这么一说,众人的目光刷地投向陆尚荣,仿佛国防部侵吞了全部财政收入似的。急得陆尚荣连忙辩解:“不是我地错。要怪你们就怪袁世凯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