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北洋大学-《国势》


    第(2/3)页

    “少泉兄。如此地方。灯光黑暗、环境恶劣。似乎不利于学生成长……”

    “这个嘛……不瞒总统说。学校没钱。只能集中财力用于教学、科研。无力对学生宿舍进行修缮。另一方面。王校长一直认为。艰苦地环境有利于磨练学生地品质。”一旁地斋务主任替王邵廉回答了秦时竹地问题。按照民国《大学令》章程。斋务主任分管编定学生住宿。管理斋舍内秩序及卫生。预防斋舍内火灾及其他危险。稽查学生在斋台内有无不规则行动。管理讲室、食堂、浴室及病室、洗漱室之清洁及秩序。

    “艰苦地环境确实能磨练人地意志。但我主要怕光线昏暗把学生地眼睛搞坏。虽然可以佩戴眼镜。毕竟不甚方便。能加以改良就加以改良。”众人在宿舍溜了一圈。空荡荡地一个人也没有。都去教室上课或自习去了。可见学风之严谨。宿舍虽然简陋。但都干干净净、物品摆放也十分整齐。秦时竹和葛洪义是频频点头--做地比他们当学生地时候好多了!

    随即又去参观食堂。

    “本校学生的膳食,最早是由学校力理,后来因屡闹膳潮,学校遂交学生自组膳团办理,其厨师、采购、煤水等则由学校供应。这样喜欢吃好的或吃省的都听取自便,学生自组膳团四五个,伙食费从二圆到六圆不等,学生参加哪一膳团或退出也自便。”这样的就餐方式,倒是让从后世而来的秦时竹和葛洪义大开眼界--在他们那个时代,哪有学校食堂不想方设法赚学生钱地?

    葛洪义笑道:“每月六圆?这个伙食标准可不低!国防军的伙食费好像是4圆一月。”

    “是,依现时的物价,每月六圆伙食费是最高的,同学私底下称之为贵族膳团。”王邵廉讲到此节也是微笑不已,“本校向以朴实无华、刻苦节约著称。这种质朴风气,表现于学生们的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一般同学均衣着朴素,而怡然自得,绝无竞逐时尚、讲求服饰的陋习。同学品评人物的标准,是德行学问如何,对于浮奢表现,反有不屑一视之意向。新生入学,间有少数衣履稍涉浮华,必为大众歧视,而受到精神上的制裁,过不了许久必然同一……蓝布长袍为多数同学的常服。西装革履者甚少。在京津学生界,本校同学有蓝衫队之称,祟朴尚俭,蔚然成风。”

    “哈哈,看看少泉兄我就知道一、二了。”王邵廉也是一身简朴地衣物。

    “让总统见笑了。”

    最后参观教学楼,一间间教室里。学生都在埋头用功,或是认真听课,或是专注于看自习之书本,丝毫顾不上对窗外进行张望,更没有人大声喧哗,一切都是静悄悄的,秦时竹和葛洪义对学生之认真大加赞许,频频颌首。

    “本来总统、副总理大驾光临,全校应该全体出列表示欢迎。但我顾及总统事前并未通知,来人也是轻车简从,更考虑到学校今日教学尚未完成。不忍打断,故而没有通知师生……不敬之处,还望总统、副总理海涵……”

    “少泉兄过虑了,我此次前来本来就已唐突,何敢再叨扰学校?学生如果能抓住一分一毫用于学习,于我都是最大欣慰,是对我最好的欢迎,倘若天下学子都以北洋学生为榜样,刻苦勤奋。何愁中国无人才,何愁学术不振兴?”

    王邵廉虽然做出了秦时竹不欲声张的判断,但在讲究礼节的他看来,终究是有些失礼,众人也未免有些忐忑,听得秦时竹这番言论,均知总统并无怪罪反有嘉许之意,都是皆大欢喜,陪同着秦时竹、葛洪义继续参观……

    秦时竹等人在教学楼巡视一圈后。便被布告区吸引住了,驻足一看,全是密密麻麻地成绩发榜单。

    “学生的学业成绩如何评定啊?全部依靠考试?”

    “禀总统,按照本校的规章,学生学业成绩由教师就平时考查及学期考试确定。

    平时考查包括逐日记分及平时考试两种。逐日记分包括课堂口试、习题成绩、作文成绩、札记成绩、绘图成绩、报告成绩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