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废两改元-《国势》
第(2/3)页
果然,围绕废两改圆的争议,内阁成员的表态就不如刚才那么一边倒了,梁士怡是坚决的派,岑春煊也,但张謇和周学熙却表示了反对,外交总长陆征祥也表示反对,但他反对的理由却是:“前清大量外债、赔款都是以银两计算,若是变两为圆,势必引起纠纷,如果因此而造成外交摩擦便得不偿失。目前正处在我国极力争取各大列强承认的微妙时期,最好不要节外生枝。”
秦时竹心里很清楚,阻挠废两改圆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势力颇为雄厚的旧式金融业者---钱业地反对,却是最大的阻力。钱业之所以极力主张用银的原因,恰恰是因为经济利益,是为了贪图一毫二丝五地利益----以钱庄为例,存银有息,存圆无息,如果存入一万大洋,须按当日洋厘折算成银两数,如当日洋厘行情为734125(洋厘行情指银圆和银两间的折算率,一般每一圆可折算银两七钱三分以上,数字中地73指七钱三分,4指四厘,后面125是八进位跳动,如四厘一为4125,四厘二为425,四厘三为4375,依此类推。發^^上海当时有专门的洋厘行情,分上午、下午两次挂牌,指导金融风向,由于行情总是在七钱三分左右,所以前面的73通常略过不提,单就后面挂牌,如当日行情为五厘三,实际上说的是735375,即一银圆可兑换银两七钱三分五厘三毫七丝五)则应合银七千三百四十一两二钱五分,但钱庄要把125抹去核算,只记七千三百四十两。至提取时,则按提取当日的洋厘核算,并不减去125,如提取日地洋厘行情仍按734125核算,原存七千三百四十两(系一万圆),只能提出9998圆,一出一入,钱业即获得两圆的好处。如果交情稍浅,中间抵扣甚至照25(二毫五丝)核算,那就折耗更大。
单从一笔交易而言,这万分之二地损耗还不严重,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却是钱庄业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他们年过手数额过亿,一年光这一种操作的利润就有数万圆。梁士怡喜形于色,是因为他背后代表的是新兴银行业的利益,这一改革,等于是对旧式钱庄业的打击。有利于银行业地发展,而张謇、周学熙等人尽管在理性上银行业发展,但由于长年累月和钱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表情极为尴尬。
秦时竹轻轻咳了一声,众人立即停止了争论。“诸位,我知道诸位所考虑的是什么,无非是废两改圆后对钱庄业地冲击,就我个人而言认为此举好处甚多:第一。废除银两制度后,全部计算都可以圆来衡量,便利商民行事。特别是便利那些经常有大宗金融交易地商户,除了钱庄业可能会受损外。其余都能获得好处,得益人多,受损失人少;第二,钱庄为我国旧有金融机构,根据这些年来的认识和银行制度地发展。其旧有桎梏和落后弊端已经为世人所认识,不加以切实改造只图苟延残喘是不可能挽救其覆亡命运的。长痛不如短痛,何不藉机促使其改革?人民银行是我在北疆执政时兴办起来地,中间就交织着现代银行业与旧式钱业此消彼长的过程,虽然不可避免有一点动荡,但现在看来基本过渡得不错,东北的钱庄基本已经转型,不是将资本纳入了人民银行体系,就是转行经营其他生意,利润甚至更高;第三,至于说到外交关系。我们废两改圆后。便可直接应用银圆。各大外资银行现洋充足,自然能在其间分一杯羹。由于对外赔款、外债地交割都需要通过这些机构进行,我们可以借此进行利益交易,如果他们答应我们废两改圆,等于这些银行自身也能在业务方面获取好处,由他们出面向其本国政府游说应该是把握比较大的。币制稳定,交易顺畅恐怕更有利于我们获得外国承认……”
张謇问道:“总统地意见是好的,说的好处也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只是钱庄界的反对不可避免,如果因此而引起金融动荡该如何是好?”
“大势所趋,不相信他们会看不出这一点。山西本来钱业极其发达,对银行业很有抵制,但后来人民银行在太原开设分行后,经营红火,使得他们迅速调整了经营思路,我相信上海等处地钱庄不可能没有触动。任何重大举措的出台,肯定都是要涉及既得利益,肯定会引起一番波动,就以革命为例,造成了多大地动荡?流了不少血,死了不少人,但难道我们可以因为这些代价而不愿意革命么?显然不是,这就像疗伤,虽然治疗时有些疼痛,但康复后是更健康的人体,如果不治,便会危害整个人体运转,与其到那时不得不治的被动局面,还不如早日争取主动……任何改革都是对旧有势力的冲击,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本总统总要以魄力来推动改革。”
“方才总统谈了改革的有利因素,总理也谈了可能遇到的冲击,我想是不是弄一个折衷的办法?先请财政部在部分地区试点,如果成效显著,动荡不大,就迅速推广……”葛洪义的这番中庸之道让众人纷纷点头,梁士怡微笑不语,方才葛洪义和秦时竹已经“咬过耳朵”了,恐怕就是“唱双簧”吧。
这么一说,张謇和周学熙等人便不好再坚持,总不能连试点的机会都不给人家吧?
“既然大家都同意先试点观察效果再进行后续工作,那么就请燕孙兄布置试点工作。熊次长和禹次长已在回国途中,半月内必可到任视事,不妨就以东北为试点,请熊次长全面主持。”
担任会议记录的张国淦笔端刷刷刷走动,记录了当天达成地第一项原则性安排,心里感慨:总理办公会吵了两天都没有议决,总统一回来就把事情给办成了。至于试点云云,他肯定不怀疑会向全国推广。
“废两改圆后,中央便应该铸造相应地新型银圆以充作货币,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除了10万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所铸地开国纪念币(刻有孙中山头像,俗称孙大头)和武昌新银圆(主要是黎圆洪的模样,数量很少)外,基本都是前朝时期遗留下来的货币,既然已实现民主共和,似乎这些大清银圆便不当再用,财政部有何建议?”
“财政部也是这个考虑,拟在国币条例通过后铸造新型银圆并逐步将原有货币收回熔化重铸,但是历年发行数量甚多,成色、版本、重量皆良莠不齐,如果一律兑换,时间上恐怕有些吃紧,一二年内此项工作不容易完成。财政部拟规定一个过渡时期,允许各地银行按旧有货币之实际价值予以升水或贴水兑换新银圆,两年或三年后,视情况而进展规定停用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