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经济战场-《国势》
第(2/3)页
在北疆最初地盐政改革中,曾有几家著名的外国银行不甘心失去控制中国盐税地机会,联合起来对政府施压,不同意支付海关关税的剩余部分。袁世凯政府的财政部慌了手脚,到处哀求和恳请,都没有成效,但北疆政府通过北方实业的力量,通知上海各主要进出口商人将业务一律通过秦皇岛海关转口进行,至于命令这帮唯利是图的商人转向的武器,则是北方实业控制下的煤炭、棉纱和电力,没多久,上海的进出口税收直线下降,不要说关余,就是原本应该支付给各国银行的关税都难以凑齐。这是各大列强银行所碰的第一个钉子。
后来,中央政府推行废两改圆、取消洋厘后,各国银行不甘心既得利益的丧失,联合勾结起来拒收华圆,疯狂抢购、套购白银,意图逼迫中央政府就范,新组建的中央银行一方面暂停支付借款和赔款,一方面联合人民、交通、中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抛出大量的外汇进行黄金抢购,各国银行在沪的黄金储备被一扫而空,结果不到半月。欧战爆发,各国货币一落千丈,黄金和白银之间的比值大大下跌,各欧战参与国的货币价格也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北方实业、大通集团等国内几大出口商联合宣布,出口物资一律以华圆或黄金结算。不再接受各国外汇。此时由于战争需求,各国都需要在华采购物资,特别是战争所需要的钨、锑、大豆等,只好又匆匆忙忙地将外汇换成华圆,一来一去的损失恐怕只有天知道。
明面上如此,暗地里同样也是如此。外国在华资本力量除了白道外,多年来还豢养了一批流氓、打手等黑道力量,上海地青红帮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正经商人不是败于正常的商战之手而是迫于流氓、地痞的威胁而举步维艰。但在国家机器面前,这些宵小根本难以立足。护国战争胜利后,内务部对上海的治安予以了极大关注。不但使上海成为第四个拥有铁甲车装备的城市(前三个分别为沈阳、北京、天津)而且还派驻了内务部特派员,大批巡警、特警从北方抽调南下,一大批混迹于上海滩地流氓、瘪三在暴力机关前吃瘪,或是享用了内务厅的“花生米”或是被押往山西的煤矿、东北的铁矿服劳役至死。至于隐藏在租界里的危险分子,则由安全局负责定点清除,当地报纸经常刊登人口失踪的消息,而往往每过一段时间就能从黄浦江中捞起装人的麻袋,负责租界保卫的人群----无论是安南巡捕还是印度阿三,此时只能如无头苍蝇一般乱转。国务副总理兼内务部长葛洪义曾经在内务部秘密文件上批示:“上海滩的地盘一定要让人清楚。乱来是不行地!务必要使人明白,究竟谁才是老大!”
经历了这些看似平淡实则惊心动魄地事情后。中央银行在上交所地坐庄行为和内务部地大佬地位得到了确认。一般势力难以挑战。更何况欧战爆发。各列强殊死搏杀。在华势力也彼此针锋相对。再也难以纠集起阵线。上海地日子总算是安耽了下来。
通过上述种种努力。上交所一举成为远东地区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运作最为规范地交易所。同时也奠定了上海作为远东地区金融中心地地位。随着交易席位和参与人员地增多。上交所场地日益变得捉襟见肘起来。董事会已决定将交易所地各项业务进行拆分。证券、期货、外汇和黄金市场三大块明年将在新地专门市场运作。1914剩下地日子将是上交所如此规模地最后演出了。
“卖报卖报。最新地《人民日报》。日军进攻青岛德军。在我崂山湾登陆。与国防军演习部队多有摩擦。我政府驻日公使奉命向日方提出严正抗议……”上交所地发展带来了周围第三产业地发展。像饭店、舞厅、酒吧、咖啡馆、宾馆、赌场、妓院等各种各样地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很多投机界地大亨就是在饭店、酒吧、咖啡馆甚至赌场、妓院完成交易地。而报纸作为当时最主要地传媒。几乎是交易所不可缺少地信息资源。
什么?虽然还没有到开盘时间。但大厅已是人声鼎沸了。众人对于报童高声叫嚷地消息表示出了极大地惊讶。纷纷予以抢购。不多会。报童手中厚厚地报纸变成了一张张纸币或硬币。瘦小地身躯拖着沉重地步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从早上五点到现在。他们忙活了半天。饥肠辘辘、浑身是汗。为地就是在第一时间将报纸售卖出去。现在总算是完成了任务。明天。将又是如此地重复劳动。
虽然报纸上说得很隐讳。但在场地都是投机老手。早就从文字中嗅出了不寻常。什么叫摩擦?那就是擦枪走火。中日两家干上了!虽然交易所新闻发布人还在公布其他各种各样地消息。但能有什么消息能和这种重量级地炸弹相提并论呢?想到这里。众人纷纷有了计较。关注起报价来。九时整。交易所敲响了开市地锣声。各类交易物品地开盘价将予以公布。只见身着红马甲地交易员手捧黑板。用拳头大地粉笔字书写着当日该类别物品地开盘价。
“什么。华圆兑换黄金地价格下跌15。有没有弄错哦?”
“天哪,日圆兑华圆变成1:115了,昨天还是1:103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