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血色辽阳-《国势》
第(3/3)页
从地理上判断,日军要进攻辽阳、沈阳,只有两条行军道路:一是由凤凰城经过雪里站(又称薛礼站)、樊家台、通远堡、草河口、分水岭、连山关、摩天岭、甜水站等地,到达辽阳,再北上至沈阳;一是由安东、大东沟或大孤山经岫岩,先到达海城,再经辽阳直趋奉天。不管从哪个角度衡量,辽阳都是关键的枢纽----是国防军所必守、日军必攻的局面。
在庄、复沿线抵抗的119旅撤退到后方休整后,岫岩的陷落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到一个营的国防军在日军两个大队的夹攻下,很快就弃城而走。
岫岩陷落于朝鲜军之后,熊岳城、凤凰城先后沦陷日军之手,通过这三个重要战略点连成的直线,日军关东军、朝鲜军和国内增援的2个师团形成了一字摆开的局面,并形成一个略微向心的弧形,准备对辽阳起向心攻击。
面对敌人如此猖狂的进攻和作战形势,战区指挥部各大佬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国土在一片片的沦丧,日军在层层推进,虽然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是既定方针,但在老百姓眼中,不过又是一场甲午年的战事罢了,甚至于比甲午年还不如----因为甲午年清军在凤凰城、熊岳城、牛庄还好歹打了几场恶战,各有胜负不说,起码精神气是在的,哪像现在,放不了几枪,国防军就“望风逃逸”,唯一让老百姓稍感安慰的是,这次军队“溃逃”后没有如同以往一般劫掠老百姓,辽东民众对秦大帅的口碑总算没有太坏的评价,但辛亥以来的种种光环已经去了大半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会上沉渣泛起,一大批不甘心辛亥成功的遗老遗少在日军刺刀的扶持下,俨然又摇身一变成了“复国”运动的先驱,维持会、治安会、保安会、勤王军,各种各样的名义层出不穷,原先在秦时竹铁拳扫荡之下偃旗息鼓甚至誓重新做人的马匪胡子们又开始活跃起来,或是和日本人勾结起来鱼肉民众,或是打着抗日的名头为祸一番,整个辽南局面,变成了一口沸腾的大锅。
老百姓可是遭了殃了,3年多的幸福日子突然被打破,除了对日军的切齿痛恨,还有就是对秦大帅、陆大帅的指指点点。谁人背后没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可这样就差被民众指着脊梁骨骂,便是最没有血性的汉子恐怕也会恼的不行,何况陆、萨、蒋、陈这批大佬呢?
,3年多的幸福日子突然被打破,除了对日军的切齿痛恨,还有就是对秦大帅、陆大帅的指指点点。谁人背后没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可这样就差被民众指着脊梁骨骂,便是最没有血性的汉子恐怕也会恼的不行,何况陆、萨、蒋、陈这批大佬呢?
&^^%#国势152_【第152章】 血色辽阳更新完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