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得不偿失-《国势》


    第(2/3)页

    同时下达的,还有第二天按两面包抄的总计划行事的命令。德军左路马肯森兵团,将在贝洛兵团支持下,进攻萨姆索诺夫的右翼末端。这时,萨姆索诺夫右翼末端的部队业已到达湖泊地带前方的阵地比绍夫斯堡,而将骑兵驻扎在森斯堡。如果莱宁坎普所部也及时到达湖泊前方地区,则两军阵地就可衔接一气。但莱宁坎普所部未来,德国人打算包抄的萨姆索诺夫的这一翼因此没有掩护。德军中路,将由朔尔茨的第二十兵团继续上一天的战斗,这时它已得到兰德韦尔师和冯&#第三后备师的支援。德军右路,将由弗朗索瓦按命令动进攻,包抄萨姆索诺夫的左翼。

    全部命令于8月25日午夜前毕。但次日晨。即全线作战开始那天早晨。鲁登道夫却给侦察飞行员提供地关于莱宁坎普正在朝着他地方向进军地报告弄得心神不定。这位列日战役地英雄生怕原本分离地俄国集团军突然合而为一----那将彻底粉碎德国人地任何企图。这个时候地弗朗索瓦依然不给鲁登道夫省心。还在等待他地炮兵部队而没有按令动进攻拉开战幕。

    突然间。远道来自科布伦次德军统帅部地一个意外地电话打断了同弗朗索瓦地争吵----统帅部作战处长塔彭上校提出要给他增援三个军和一个骑兵师。并且还说明。这是小毛奇地授意。鲁登道夫刚从西线来。对进攻中每一英里需要地兵力密度。他清楚到最后一位小数。而且。眼下正是围攻巴黎地关键当口。塔彭地话使他简直无法置信----史里芬计划依靠把最后一兵一卒都用来加强右翼。而今正是右翼攻势高峰时刻。是什么原因使统帅部决定抽出三个完整地军来削弱这一线力量地呢?

    他感到惶惑:这些援军。东线并不“确实”需要。即使来。对目前这一战也为时过晚。因战斗已经打响。塔彭说。这些部队是可以抽出来地。

    这个关系重大地决定。原来却是出自小毛奇地举动。由于在法国边境上地“大捷”。“使德军总参谋部深信西线地决战已经打响。而且已经打胜”。在这种印象下。毛奇决定派遣援军。使东普鲁士不致落入俄国人之手。理由也是现成地。巴黎一隅地方太过局促。也根本展开不了更多地部队。与其让部队空耗着傻。还不如调往东线增援。

    而且。东普鲁士难民地疾苦。容克产业将丢下来听任掠夺成性地哥萨克地宰割。以及名门贵妇向德皇、皇后恳求拯救她们家族地园地和财产地哭诉。都对小毛奇有着极其关键地影响。毛奇本人本来就一直担心东线防御薄弱。他地副官不止一次地听到他在自言自语:“要是俄国人开进柏林。西线地一切胜利都将付诸东流。”

    萨姆索诺夫正准备持续进军。虽然他地主力朝过于偏西地方向推进了。但萨姆索诺夫认为。主力虽然拉开了同莱宁坎普或是莱宁坎普应到达地地点地距离。方向还是正确地。可以使他插到维斯瓦河和他认为正在向西退却地德军之间。他地目标是阿伦施泰因至沃斯特鲁达一线。在那里他可以脚跨德国铁路干线两边;从那里出。“直捣德国心脏就容易多了”。

    但情况很清楚。他这些精疲力尽、半饥不饱、跌跌撞撞勉强跑到边境的部队,已不堪一战,更谈不上直捣德国心脏。军粮不济,士兵已吃尽预备粮,村庄空无一人,牧草和燕麦在田里都没有收割,为人为马从地里再也刮不出什么东西。所有地部队指挥官都要求停止前进,但是,俄国指挥部为前线的迅猛推进而欢欣鼓舞,坚持要萨姆索诺夫继续进攻----“迎头痛击正在莱宁坎普前面退却之敌,并截断其向维斯瓦河地退路”。

    但是,这却要了萨姆索诺夫的命。德军马肯森所部在大踏步退却后,突然瞅准空子,回身动了进攻,一口咬住了俄军一个落单地师,俄国人猝不及防,一面奋战图命,一面向这时已出的友军呼救,要它回来。但收到呼救的友军往返经过3o公里的跋涉后在日暮时分碰上了德军贝洛所部,不但无法赶到增援,连自己亦陷入了德国人的重围。

    仅仅8个小时,俄军这两个师之间就失去了联系,各个队伍在公路上混在一起,到了第二天早晨,整个第六军已溃不成军,节节后退,萨姆索诺夫的右翼给打垮了。

    当天晚上,萨姆索诺夫还没有得到第六军遭难的全部消息,但是他已意识到当时已不是包围敌人而是自己如何免遭包围的问题了。虽然如此,他仍然决定不退出战场,第二天继续打下去,由他中路的部队努力缠住德国人,直到莱宁坎普前来给他们以致命一击。他命令第一兵团司令阿尔托莫诺夫将军守住俄军左翼末端面对弗朗索瓦的阵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