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倒阁波澜(2)-《国势》
第(1/3)页
关解散国会的敕令,山县有朋并不比西园寺等人迟知间,多年的经营使得长州派在皇宫里也有数量众多的眼线,虽然内大臣的动向不明,但其他虾兵蟹将的功能同样不可小视。
这个结果既在山县有朋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说意料之中是因为山本权兵卫打算铤而走险是可以理解的,既然连和谈的局面都能忍受,自然不会受制于反对派政党区区的咄咄逼人,山县有朋也没有幻想着依靠舆论的力量推翻山本内阁――如果舆论有效,那么军部内阁早就被推翻不知道多少次了。
但让他感觉意料之外的是,大正居然如此迅地批准了内阁的留任与国会的解散,因为大正并不喜欢山本是山县有朋所知道的,因为这个缘故,山本屡屡在御前遭到训斥,没想到原本可以借题挥的场合居然被大正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瞬间化之无形,倒着实是令人颇感惊诧。山县有朋原以为大正必定会召集御前元老商议一番,哪怕再不慎重,也会把西园寺公望召集进宫征询意见。
现在一言不就准了,这点动作,意思倒是颇令人寻味。随着解散国会的敕令同时而来的,还有补任命寺内正毅为陆相的命令,陆相出位弥补原本是要国会表决的,但现在国会已经解散,自然不必走这个程序。按照原来的设想,长州派可以拒绝推荐人选而促使内阁倒台。但现在天皇亲诏令征调任命,则寺内正毅不能再以其他理由推托,便是长州派内部,受传统束缚较深的传统派更是视之为天大的荣誉,哪怕山县有朋暗示,亦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而这种行动对一贯标榜上下长幼尊卑秩序的陆军来说更是背叛,所以,对抗徒劳无益,倒不如顺从牲的可以减少,也更容易营造起全新的形象。
此时的大;重信,已经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虽然他通过纵横阖的手段成功通过了针对内阁的不信任案,但解散国会的敕令如此快的下达,倒是让他甚为吃惊。他原本以为,重臣元老怎么样都会在御前会议上表意见,决定事情和人选的去留。这个时候,山县有朋的制约作用就能得到挥,最起码可以造就一个缓冲余地是没想到动作如此之迅,还没等他出门去找山县有朋商议,坏消息就来了,伴随而来的,还有寺内正毅被任命为陆相的诏书。
【
这是什么意思?|重信自言自语道,难道山县有朋背叛了两人事前的约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虽然山县有朋背叛他拿不出很好的制约武器反过来,山县有朋也不能从中受益,那样一来,满洲攻略失败的主要责任就压在长州派身上了,他如何能忍住?
这样的局面当真是有些,大|重信深知,只要国会解散,没有2~33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恢复正常运转的,这个关键的时间敝口足够内阁完成调整了道山县有朋不会天真到认为可以凭借陆军的力量单干吧?
带着满腹事,大|重信乘坐马车急匆匆地赶往山县有朋的府上,一如他第一次会见山县有朋时的那种匆忙,但山县有朋透露出来的自信以及笑意让他产生了老大的错觉,难道,自己得到的消息不是真的?难道,山县有朋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不肯定不是真的!大|重信可不初涉政坛的新丁,他不会一厢情愿地做单方面的猜度,他知道山县有朋肯定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也料定自己要来,否则么可能刚一通禀就快步相迎呢?
“|君,我刚刚接到最新情报想约你谈谈,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山县有朋一边将大;重信迎进会客厅边开门见山地说道,“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是地人正是为此事来。”大;重信地脸色一脸凝重。“没想到陛下居然出了解散国会地诏令。更没想到没有通过御前会议就出这样地诏令。感觉极端地困惑。”
“困惑?”山县有朋大笑两声。“有么好困惑。寻求解决问题地渠道才是办法。”
“难道陛下就如此听信山本地一面之词?”大;重信愤愤不平。“放着诸多元老与御前会议不顾。一意孤行。我认为太过莽撞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