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时机来临(9)-《国势》


    第(2/3)页

    当然,孙传芳本人的才能秦时竹也是极为欣赏的,与吴佩孚不同的是,孙传芳虽然有一点自傲,但人际关系还可以。与北疆方面的旧将领相处都很融洽,平时处处以后辈自居,谦逊而又恭敬,很得众人好感。这一点上面,蓝天蔚便比蔡锷有优势,蓝天蔚虽然不是秦时竹原来的嫡系人马,但由于在辛亥举事之时便已经是同一阵线,往大里说,就是北疆的一份子,他和吴俊升搭档,便属于再恰当不过了。

    接到大本营的密电,蔡锷和孙传芳不敢怠慢,立即就开始研究方案。根据截获的电文显示,俄军军列将以4次运输,16个车次的方式,将4个师从欧洲调运到远东,车次之间的间距并不匀称,间隔少则3-4个小时,多则2天。按照整体要求,应该在10天内全部通过蒙古以北的铁路枢纽。

    这一仗,便是对铁路的攻击,要利用情报和速度优势,将这4个师给解决了。

    孙传芳对此,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他道:“松坡兄,小弟认为,俄国人的架势,就是一个标准的一字长蛇阵,无非是在运动当中而已。我们可以依据这个阵型,进行针对性攻击。我的胃口不小。打算前后夹击,将这4个师全部包了饺子。”

    “你的胃口果然不小……”蔡锷大笑,“我与你相反,我鱼头、鱼尾都不要吃了,重点就吃鱼中段……咬2个师够了,特别是辎重和补给,咬掉这些,哪怕还有2个师逃了,也起不到作用。”

    “学长的意思是?”

    “从情报上看,4个俄军师,2个战力强,2个弱,弱的先走,强的后来,我意思,放走一个弱的,不管最后一个强的,专门挑中间两个下手,比如……”蔡锷在地图上一笔划,摆了“围点打援”的造型。

    “好,都说姜是老的辣,学长还不是老姜,已经够辣了。要是老姜,还不知道……”孙传芳笑嘻嘻地和蔡锷开起了玩笑。

    蔡锷也很赏识这个小师弟,笑道:“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总统有交代,俄国人要打,但是要给他们一个台阶,让他们留点实力和德国人耗。”

    “现在我们这么一弄,德国人的心思就活了,东线的大战,也看就是要动起来了,俄国人怎么还这么不知天高地厚。派4个师给我们做点心?”孙传芳笑盈盈地调侃道,“要是能向德国人收钱就好了,俄国兵,我们帮他们摆平。”

    这个思路,当真是吓了蔡锷一跳,这个学弟,思路未免也太奇怪了些,拿国防军当雇佣军使?可蔡锷不知道的是,当年中东路冲突,秦时竹便拿了德国人的赏格,一个俄军等于100马克,这一次德国大使辛慈也开出了价码,而且上浮到了200马克一个,希望中俄打得越激烈越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