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时机来临(11)-《国势》


    第(2/3)页

    第一条是进攻中必不可少的科目,根据中日冲突的经验和欧战的实际教训,其课题主要包括2个层面,一个是阵地交战时的火力掩护――徐进弹幕,另一个是面对坚固据点的火力攻坚――火力强度,这一点就让人比较头疼。不仅要有数量,而且还要有质量,不过,这一点难不倒国防军,德国在欧战上攻克比利时要塞的利器――大贝尔塔的全套图纸和相关技术人员都已经在仿制成功。加上原有的铁道炮,已经具备了攻坚克锐的能力。

    后方作战,则又是陆尚荣等人赋予国防军的新任务。辛亥起事,kao的是从天而降的突击队,但飞艇一来体积过于庞大,而来行动也是不便,终于在鹏式轰炸机问世后退居二线。由鹏式轰炸机改造而成的运输机,可以承载1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进行空降,火力级别一直到62mm迫击炮!

    这次国特演,最大的核心科目便是这两个。

    这些演习,自然也不是毫无目的地乱来,每一样都有针对性目标。

    火力攻坚,针对的是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大城市。远东不同于欧洲,地广人稀,但枢纽全部控制在大城市,哪怕国防军占领了99的土地,只要城市还在敌人手中,这事情就还没完。伯力也好,海参崴也好,都是俄国苦心经营多年的重要据点,特别是海参崴,俄国在日俄战争失利后根据旅顺港的作战教训,全面加强了对海参崴的防御体系。根据情报显示。其城防之坚固,堪称远东第一。

    至于第二条,则是充分考虑了远东地区地广人稀的局面,范围太大,后勤补给和部队输送是其中最为困难的因素,哪怕有卡车和战车,在没有有力支援的情况下,进行长途奔袭也是非常困难。伞兵的出现,为调运小规模部队提供了另外的思路,不仅能够出其不意地完成任务,而且不受时间和距离的阻隔。端的是极为方便。

    在大本营大佬的关注下,成梯队的鹏式改运输机飞过,随后,天空飘落了一朵朵伞花,在空中绽放开来。大本营直属支队的伞兵一共200人,全部是从各个部队抽调上来的精兵强将,他们的出现,为提供战争解决思路多了一种可能。

    随着降落伞飘落,伞兵们迅速割断悲伤的绳索,捡起降落在地上的武器和补给,并且在指挥官的指挥下迅速集结起来,整个用时不到3个小时,但却的的确确将兵力从沈阳调遣到了目的地,什么是神兵天降,这就是神兵天降。即便用最快的战车奔袭,而且不考虑故障可能,至少也得一天一夜。

    在随后的多兵种合成进攻时,炮火威力逐步展lou出来,无论是重点攻击还是全面掩护,炮兵部队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仿造成功的攻城炮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厚达3米的混凝土防御工事也经不起攻击而轰然倒塌。根据资料,海参崴就没有厚度超过这个级别的防御,那么,对付这些坚城,便有了办法。

    演习的主席台上,除了刚才激动人心的演习之外,大本营的一干大佬都在谈论目前的形势发展。在德军的重击面前,经过4、5、6三个月的作战,东线俄军已经濒临中崩溃,防线上漏洞百出,各种部队都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若不是hl竭力维持着消灭俄军有生力量的原则而没有采取凌厉突破,恐怕整个俄军防线都是瘫痪了。解除大公职务之后,尼古拉二世自己兼任了最高统帅,但他的智慧和能力显然不足以承担这么重大的使命,经过周围人群的劝说,他无可奈何地下达了全军退却。重整防线的命令。

    整个春季作战,德国动用了53个师,共计127万部队,8成以上的兵力都是德军担纲。德国人已30多万的伤亡,换取了俄军150万的伤亡,并且造成了巨大的防线缺口而突袭进去。现在,俄国虽然号称还有250万军队,但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经得起德国人冲击的架势。在西线战场上,英法发动了牵制性进攻,但西线德军坚持乌龟不出洞原则,用弹性防御和机动作战的灵活方式抵消英法的优势,英法在付出50多万的伤亡后,只给德军造成不到20万的伤亡和仅仅推进了80公里的防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