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寸草不生到茂密森林-《纸贵金迷》


    第(2/3)页

    她不是顽固不化的老糊涂。小儿子小儿媳突然亡故,一个长相妖艳的年轻女子将她最宠爱的两个孙儿送回来,对姬氏这样的大族来说,都不会单纯献出感激,而是多多少少会疑心。然而疑心沉淀过后,才能冷静看人。

    姬氏处于前所未有的艰难状况,四房虽富,但毕竟是儿媳妇的嫁妆,她要是强行接管,在别人眼里就是欺孤霸产,而且她还是这两个孤儿的亲祖母。再说,钥儿自他爹娘去后,好似一夜长大,因她摆出不喜欢采蘩的样子,他同她说话还留心眼,越来越多的时候她瞧不出他的心思。长此以往,那孩子恐怕像别人一样以为亲祖母谋他娘的陪嫁,再难亲近了。

    想她二十岁当家的时候,姬府已经不复荣华,全靠她精打细算,不停想法子转圜,包括说服丈夫允富贾出身的童氏进门,才撑了五十年的家业,至今外人看起来还是沉贵有香的名门高第。

    老头子虽然不管家中开支,规矩却一条条的,不让她干这个,不让她干那个,只能当着大地主,但她知道如今是再也当不下去了。就算保留土地,也得想办法另辟财路,否则大罗神仙难救。可是辟财路需要银子,府里入不敷出,三个儿媳嫁妆有限,唯有童氏,这个金窝窝里飞出来的女儿,娘家财大气粗。童家啊――想到这儿,老夫人叹口气。姬氏虽然和童氏作了亲家,但几乎没有往来。而且就算她有心开口求助,老头子是死都不肯的。

    赶走采蘩很容易,那姑娘心高气傲,是不肯受委屈的性子,逼急了自己就会走。可真细想下来,赶走采蘩,自己成了无耻的老人家,最后童氏的陪嫁未必能帮到公中。因为那十间铺子里的人都是童家忠心不二的仆,只要她硬插手,童家立刻就会知道。

    所以,老夫人至少想通了一点,这件事上绝不能强硬。弄得好,采蘩留下或许能帮她解决缺银子的难题。当然,和三儿媳欧阳氏一样,她觉得采蘩的聪明是件好事。对手就该旗鼓相当。要像童氏,善良却不泛滥,聪慧却不张扬。要像欧阳氏,不会引火上身,也不会引火烧别人。如此对局,她不用愧疚自己的算计,对方也不会瞧低了她。

    但她想通了,不意味其他人会想通,因此暂时什么都不说。

    而正堂那头,采蘩看似淡定自若,实则有点焦头烂额。一左一右两个小厮,都说自家的主人请她过去说话,还摆着不答应就不能罢休的脸。心里有数,多半又是自己这张脸不小心招来的。婉拒了,这两家小厮就开始报主人的官职,真是天子脚下一地贵,不容人说不。

    这时,身后有人朗声道,“听说府上有梅林胜景,小姐可否领我一观?”

    采蘩回头一看,眨两下眼,突然唇角翘尖,又因周围都是眼睛,不好笑出声。

    “我们先来的,你怎能抢先?”小厮们不依。

    “我娘是皇上胞妹,我爹是今日主持葬礼那老头的大儿子,你们说我能不能抢先?”来人挑挑眉,“如果你们还是没悟性的话,只管回去告诉你们家主人,有个叫秋路的家伙把采蘩姑娘请去了。”

    在康都仆从们想要混出模样的第一要点:记住几个绝对不能得罪的人名。秋氏长房长孙的秋路,四大公子的秋路,叫皇帝舅舅的秋路,谁能不知。两小厮拔腿就跑。

    采蘩斜睨他,问一句,“假发?”

    秋路伸手扶了扶,“看得出来?歪了吗?”

    不知是否今日哭得太厉害,总感觉眼睛里还有泪,不过这时却是憋笑憋出来的,采蘩抬袖擦眼角,话闷进生麻中,所以张口无忌,“废话,能看不出来吗?你就算天天拔,一个月也来不及从寸草不生变茂密森林。”

    弯腰,侧脑袋,秋路眼珠乱转,“采蘩姑娘,我听得见的。你这会儿可是大小姐,别对客人失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