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鲁尔危机-《辛亥军阀》


    第(2/3)页

    华盛顿会议终于结束,中国代表团载誉归来,全国的媒体都开始大规模的报道中国收回外国特权的消息,从这一刻开始中国彻底**,不再受任何国家的支配,中国人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已,真正让乔宇欣慰的是中国国内经济的变化,中国通过在一战之中建立起来钢铁,机械,食品,纺织,煤炭,军工等产业,从一战后期到目前为止,这段时间之中又建立了汽车,电力,石化,航空,船舶,电子,化学等工业,摊子已经铺开,中国距离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越来越近了!

    这种巨大的变化或许现在的人还看不太清楚,但是乔宇对于工业体系的重要性再清楚不过了,只有拥有了工业体系,中国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强国,不过建立工业体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足够的劳动力,还要有足够的资源,只有足够大的场面,才能够容纳这些工业企业,单是这一点就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排除在外了,当然这两点对于中国来说都不是什么难的,另外还需要的就是持续不断的投资,重工业企业在初期投资都十分巨大,而且见效很缓慢,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推动高额的积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这也是后世很多所谓民主国家无法发展工业的原因!

    这些基本条件条件具备了之后,剩下就需要等待时机了,后起国家都免不了要向前辈学习经验技术,可是这些前辈要不是遇到困难,他们是不会轻易把自己的看家本事传出去的。

    现在中国的工业体系一半是借助一战从英法那里弄到的,另外就是战前和战后从德国弄到的,尤其是战后,德国显得更加大方,不只把好技术交给中国,还尽可能的在中国实验新技术,研究新工艺,这一次完全应该归功英法对德国的残忍处置,一战让德国失去了百分之十的领土和百分之十二的人口。可谓损失惨重,尤其是东普鲁士的旦泽出海口还落到了波兰手中,使得德国的领土变成了两部分!

    这种耻辱让德国上下刻骨铭心,因此德国憋着一股劲要彻底报仇,他们向中国转移重要的军工产业。一来是为德国保存元气。二来德国也是希望能够尽量将庞大的中国武装起来,然后让中国去动摇英法的殖民秩序。

    靠着德国的工业转移,中国的工业体系迅速完善起来,不过现在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家底已经空了!

    财政部长江永贵,中央银行行长卫若岚这两大财神找到了乔宇,江永贵最先开口了。

    “总理,我向您汇报经济情况来了!”江永贵说道:“总理,今年我们的工农收入总量能达到九十亿华元左右,折算过来。大约相当于日本的八成以上,但是我们的农业占了总量的七成左右,而日本和我们完全相反,他们是工业占据了六成以上,所以我们的经济实力还是与日本有着差距,不过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远快于日本,预计在五年之内,我们的工业产值就能够追平日本,而工农业总产值更是能够超过日本。这是我们进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果,很值得肯定。

    不过我们现在困难也是十分巨大,根据预算我们的财政收入总额会达到七亿五千万华元,但是支出却要达到八亿三千万以上,足足八千万的缺口。占到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以上,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中国整体规划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如此巨大的财政赤字,乔宇也是一阵阵的头疼。要知道后世的美国财政赤字也没有这么高啊,而且那还要全世界买单。现在中国可没有这个能耐,但是不搞赤字财政,中国怎么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