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钢铁碰撞-《辛亥军阀》


    第(2/3)页

    这里位于长江口,正好是中国南北航路的中心,战略位置最为重要,日本也将最精锐的力量集中到了这个方向,准备和中国一决生死!

    另外日本派遣了以奥陆号战列舰为核心的战列舰编队,主要的任务就是切断南海航线,日本也估计到了南海地区并没有中国的海军航空兵,只有陆基飞机能够威胁到战列舰编队,不过这些战列舰要是在陆基飞机的航程之外行动就没有什么危险了,要知道南海还是很广阔的,日本完全可以在外围形成一条封锁线。

    在开战之时日本并没有这么做,就是有些忌惮英法的干涉,不过现在日本面临着生死存亡,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顾及了,谁敢阻挡,谁就是日本的敌人!

    攻击南海航线的核心就会奥陆号战列舰,这是长门号的姊妹舰,比起长门号还要大了一些,在日本海军之中是最具威力的战舰之一,除了奥陆号之外,还有扶桑号战列舰和金刚号战列舰,另外还有一些辅助舰艇,可谓是兵强马壮。

    日本首选的攻击目标就是东沙群岛,日本希望能够占据这里,既能作为日本攻击中国本土的前进基地,又能当做日本切断南海航线的支点。

    日本人本以为自己的行动很隐秘,不过他们出海不久就被中国的潜艇发现了,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中日之间的海域虽然不小,但是并不足以容纳两支大舰队,而且中日互相都有数量惊人的间谍力量,因此想要做到完全保密只是一厢情愿。

    汤芗铭在得知了日本海军的攻击行动之后,立即决定让广西号和重庆号前去应战,虽然是这两艘军舰都是德国一战之前的老舰,但是中国已经进行了数次改进,尤其是广西号还换上了380毫米的主炮,火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已经能够和日本战列舰拼命了。

    这一次日本人效仿着日德兰海战的经验,将扶桑号和金刚号派到了前头,担任诱敌舰队的任务,然后奥陆号作为后续,随时对出现的中**舰进行致命一击。

    中国潜艇发现的也就是扶桑号和金刚号的诱敌编队,汤芗铭率领着中国舰队也火速向东沙海域赶了过来。

    不过中国舰队没有向日本人那样用落后的诱敌战术,中国更加相信空中力量,战舰之上都带着水上飞机,水上飞机和陆上飞机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一共有两种类型,一个是船身式,一个是浮筒式,船身式就是将机身制作成船型,然后加上机翼,螺旋桨等装置,能够在水上起飞,而浮筒式和陆基飞机差距并不大,就是将飞机的起落架换成了两个巨大的浮筒,增加浮力。

    水上飞机在后世虽然不多见,但是在现在确实有着巨大的价值,水上飞机并不需要很长的甲板进行起飞,因此很多战舰都会携带水上飞机,作为侦查的手段,广西号就一共携带了四架水上侦查飞机。

    两支舰队都在快速逼近东沙海域,在战列舰的交锋之中,先敌发现十分重要,往往就意味着战争主动权的归属问题,在这一点上面日本舰队显然有些落伍了,他们虽然也搭载了水上飞机,不过性能并不可靠,侦查的距离也有限,所以干脆就没有派出来。

    而中国的侦察机率先发现了日本的舰队,汤芗铭当即下令,命令广西号急忙调转船身,抢占T字的横头,同时做好战争的装备,重庆号也是如此,这一次日本打头的正是扶桑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