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英国人的花招-《辛亥军阀》


    第(2/3)页

    中国对这两个老牌的殖民帝国也没有什么好看法,能够趁机打击两国的经济,还为中国捞取好处是绝对值得一试的。

    乔宇这一次也算是将中国的老本全都押上了,一旦失败无论是对于中国政府还是民间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尤其是要命的是乔宇英明神武的形象也会受到严重的质疑,甚至会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一次重创。

    就算乔宇熟悉历史情况,也不敢大意,毕竟这背后还有大量的犹太财团在兴风作浪,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乔宇为了更好的领导这次行动,成立了国家金融安全委员会这样一个组织,乔宇自任主任,当然这只是对外宣称的而已,实际上这就是指挥这次金融战的最高统帅部,中国政府的经济精英,以川系财团为代表的民间财团,甚至连一些爱国的南洋华商也都加入进来,中国两大情报机构,国家调查局和军事情报局也加入进来,各自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金融情报小组。

    另外中国政府又召集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密切的关注着欧美各国的经济情况,同时也在调查西方的主要企业,查清楚究竟有多少优秀的科研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和重要的技术,以备日后抄底之用。

    中国这一次打金融战是政府主导,和财团并不相同,财团势力或许会盯着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项目,而中国盯着的是那些真正能给中国国力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东西,钱不是最重要的,最新的技术,优秀的工人,能够提高中**工技术的优秀人才,这些才是中国最感兴趣的。

    一张大网已经悄然之间张开了,究竟能打到多少鱼,就看上天的意思了。

    这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事情十分繁忙,央行,财政部都在制定金融战的计划,而王永江则是要编制二五规划,在新的规划之中,中国计划将钢铁产量推到八百万吨,石油,煤炭,汽车,造船等行业也都要大幅度的提升。最主要的是东北的开发计划将推进到第二阶段,初步将东北建成中国的粮仓和重工业基地,江浙和珠三角也都要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力争将中国打造成四个大的城市圈,也就是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方圈,长三角。珠三角。再加上成渝的四川巴蜀经济圈,一旦这四大城市圈完全建成,中国的国力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升。

    城市是工业生产的中心环节,城市越发达。配合的越紧密,生产能力就越强,除了打造城市圈之外,中国还要大力的修建铁路,提升现有铁路的运输能力。将庞大的国土都联系到一起。

    其实原本王永江准备将规划制定的更大胆一些,不过考虑到即将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中国要投入更大的财力去抄底西方,就将计划调低了很多,中国的目的是暂时完成积累,等到第三个五年规划的时候再强力推动工业发展。

    按照时间计算,第三个五年规划其实就已经临近了二次大战,德国也会重新武装,正是天赐的机会。

    中国政府除了忙这些事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中英之间关于香港的谈判,两国为了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久,香港的罢工也一直持续不断。

    最终双方经过妥协达成了一致意见,英国承诺将在五年之后归还香港。乔宇很清楚这是英国的一个花招,五年的时间说长不算长,说短不算短,但是绝对能让英国搞很多的小动作了。不过乔宇还是选择答应了这个条件,弄得外交部长顾维钧都有些郁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