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原子城-《辛亥军阀》


    第(2/3)页

    在二五规划之中,中国的发展重点放在了铁路上面,在南北方向,从东北将铁路线延伸到天津,然后以天津为中心,扩建原本就存在的津浦线和卢汉线,增加复线,同时修建津钦铁路,这一条铁路与后世的京九铁路大体相同,只是变成了天津,终点变成了广西的钦州。

    这条铁路的定位就是扶贫铁路,在目前中国的经济格局之中,江浙一带十分发达,以武汉三镇为中心的两湖地区也形势喜人,而夹在中间的江西等地就相对落后,因此修建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还有必要。

    除此之外,西南等地原有的铁路也要大修复线,还要加强和西北的沟通,另外东西向的铁路也是重点建设的工程,尤其是将川汉线延伸出来,穿过江西南昌,一直延伸到上海的川江线也在修建之中,这条铁路基本同长江平行,将沿江的主要城市,武汉,南昌,安庆,六安,南京,上海等地全都连接到了一起。

    长江流域本来就是中国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如果能够将川江线贯通,整个长江流域的联系必将更加容易,两广等地也都有铁路线修建。

    除了这些主要担负经济职能的铁路之外,中国在蒙古新疆等地也修建了一大批铁路,主要就是为了国防需要,如果针对俄国开战的话,调兵就能够顺利很多。

    这些铁路有的在一五规划时期已经开始动工,有的还要到二五规划在开工,不过毫无疑问二五规划时期必定是中国铁路大发展的时期,按照计划,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将超过五万公里。

    当然要想将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都通过铁路联系到一起,至少需要二十万公里的铁路才行,不过这个数字已经不算少了,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民国末期中国的铁路才达到一万三千公里,按照中国目前的速度,等到三五规划结束,中国铁路里程甚至会超过八万公里,已经能够初步将中国联系到一起了。

    拥有了铁路之后,中国的周身血脉就能够通畅起来,物资运送也就方便了,所有的战争潜力也就能够爆发出来,乔宇实际上十分期待这样一个工业化的中国会给整个二战格局带来何等的变化。

    除了铁路之外,公路也是重点项目,目前的载重汽车远不及后世发达,公路运输能力很有限,因此公路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了各大城市圈之间,提升主要城市之间的联系速度。

    另外港口也是一个重点建设的项目。中国拥有漫长的海疆,尤其是拥有了台湾岛和琉球群岛,以及北越的海防港之后,东海,黄海。部分南海地区都毫无疑问的成了中国的内海。尤其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海运局面被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为国内的内海贸易,一部分为国际贸易,不过不论是怎么分派。总之中国控制的海域扩大了,海运条件变得更好了,对于港口的需要也是直线上升,毫无疑问也是中国这次基础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改善交通只是一个方面,解决水和电的问题也变得十分紧迫了。在整个二五规划时期,中国计划将年发电量推到三百亿度,保证主要的城市都能解决电力问题,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居民都有安全可靠的自来水供应。

    农村地区也要尽快实现供水供电,全面改善民生,事情千头万绪,各方面的建设工作都在快速展开,很多琐屑的事情乔宇都交给了总理王永江和其他的内阁成员,乔宇更关心的是军事建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