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核武攻略-《辛亥军阀》


    第(2/3)页

    将近五百万人的登陆行动绝对是空前绝后的,规模甚至比起正在酝酿之中的诺曼底登陆还要大,对于中美的指挥协调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中国派出了国防部长吴桐亲自挂帅,整个行动都在紧张忙碌的准备之中。

    按照乔宇的计划整个准备时期要接近半年的时间,这样既能够保证盟军囤积足够的物资,士兵也能接受足够的训练,保证登陆的顺利进行,最为主要的是再有半年时间,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按照中美专家的估计,曰本粮食必定会严重减产,减产的规模可能将近一半,这已经是开战一来第二个**的年份。第一年由于中国投放橙剂,曰本减产将近百分之二十,一年时间之中死于饥饿的曰本人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以上。

    如果今年的饥荒规模更大,曰本饿死的人数会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饿死一千万不是妄想,这个数字已经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了。纳粹用焚尸炉,毒气室等等手段,最终也不过是屠杀了五百万犹太人而已,由此也可以看出什么手段都没有饥饿恐怖。

    如果饿死上千万的人,曰本国内势必会呈现崩溃的局面,不只是生产会崩溃,就连军心士气也难以保证,到了这一步,中美再去登陆曰本损失就会小很多!

    美国人也有这个打算,罗斯福虽然知道美国人报仇心切,但是也不愿意看到太多的美国人死在曰本本土,那些青年人的父母家人可都是代表着选票,罗斯福绝对不敢轻易得罪选民,至于曰本人的死活都不是中美考虑的问题。

    战争进入了反攻阶段,乔宇的事务一点没有减轻,战争初期盟国之间还会同心协力,共同争取胜利,但是一旦胜利的曙光初现之后,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就完全呈现了出来,为了争夺战后的利益,各国都在疯狂的行动。

    不过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实力的争夺,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休想拿到属于自己的胜利果实,就像现在的英国一样,虽然也是战胜国,虽然也号称一个巨头,但是毫无疑问英国的利益是被其他三国忽视的,这就是国家实力衰退的最好证明。

    要想提升国际实力,最根本的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乔宇在二战爆发之前就制定了相当多的科研发展长期规划,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核武器,火箭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这些都是二战后新技术革命的代表。

    另外乔宇也对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技术投入了巨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中国在二十年代培养出来的科研人员现在普遍在三四十岁之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们最能够出成果。

    靠着这些杰出人才的推动,中国的大型科研项目终于有了突破姓的进展,最令人兴奋的就是核技术终于开始成熟起来,中国科研人员已经推算出了原子武器爆炸的全部情况。剩下的就是积累足够的高浓缩铀,然后进行组装和实弹试验,只要获得足够的第一手数据,中国就彻底掌握了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

    此时的美国其实也在疯狂的进行着核武计划,他们是要抢在德国之前生产出核武器,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竞赛。事实上很多欧美科学家都指出要尽可能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出核武器,世界上有这个可能的只有两个国家,那就是中国和美国。西方科学家出于对中国技术的蔑视,再加上人种问题,他们很自然的就选定了美国。

    实际上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在东方,中国开展核武器的计划更早,更加系统,而且也更加科学。中国先是利用西南丰富的水力资源,建立起数十座发电站,然后利用这些发电站提炼建立反应堆需要的重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