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罗斯福的盘算-《辛亥军阀》
第(2/3)页
在二战之前,毫无疑问德国是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比如德国的导弹技术,喷气式战斗机的技术,甚至是核武器的研究,都有相当的技术积累,只是希特勒没有很好的发挥这些新技术的威力而已。
而且乔宇更深知这只是表面的成果而已,在这背后是德国强大的机械设备制造能力,已经高精度的机床生产能力。中国曾经在德国的帮助之下建成了万吨级的锻压机,随后中国又进行了逆向工程,开始自己设计生产。
中国工程师也造出了中国自己的锻压机,但是实际质量比起德国货还差着一筹,这不是工程师不够聪明,而是工业技术积累的差距,要知道到目前为止,能够制造这个大型机械的国家只有德国,中国和英国而已,美苏两强都没有这个能力。
在二战之后美苏两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突飞猛进,引领了世界的潮流,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美苏瓜分了德国的工业技术,另外也抢夺了大量的纳粹科学家,才让两国能够领袖全球。与德国合作多年,乔宇十分清楚这些德国科学家的本事,从目前来看,中国工业技术整体上还要大幅度落后美国,甚至比苏联还稍微有些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非不可逾越的,严格说起来只是互有短长,可以一旦美苏瓜分了德国的技术积累之后,中国怕是就要被这两国甩开了,因此乔宇十分希望能够参加对德国的作战。参与战后的分区占领,然后也从这场技术盛宴之中分一杯羹。
当然这只是乔宇心中的构想而已,远涉重洋到欧洲作战难度并不小,而且还要看美国的意思,这可不同于亚太地区,在自己家门口,中国可以随便来,如果到了美英的势力范围之中,事情就不好办了。
乔宇将自己的想法同蒋百里沟通之后,蒋百里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美国人主动来求中国出兵协助他们反攻欧洲。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简单,无非就是让美国人知道登陆作战的艰难,因此中国才和美国分工,由美国攻击曰本的四国岛,而中国攻击本州岛。
在曰本列岛之中,四国岛充当着东京等地门户的重任,如果失去了四国岛,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地都暴露在了打击之下,因此曰本在四国岛的防御相当严密,一点不比本州岛差。
美国人读力承担攻击任务,就是让他们碰一个钉子,毕竟美国的体制决定了他们不能承受太严重的损失,罗斯福一定会想办法避免死伤太多。
当然乔宇也不会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美国人求援上面,要知道美国的那些牛仔也是相当顽强的一个群体,况且罗斯福又是一只老狐狸,他绝对不愿眼睁睁看着中国得到好处的,因此乔宇为了防备万一,也秘密向欧洲派遣了一部分特工人员,就算不能明着瓜分德国的工业技术,还是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手段弄到。
就算弄不到,也要趁着兵荒马乱把这些人尽可能的杀死,好削弱美苏的科技实力,中美苏之间的三国博弈其实已经展开了。
三国各自在圈化自己的范围,在这场大战之中,苏联拿到了东欧,再加上巴尔干地区,将手伸到了地中海和中东。中国则是确立了在西太平洋的主权权力,并且深入了印度洋地区。至于美国则是将大西洋,大半个太平洋和整个西欧揣进了兜里,吃到了最肥的一块。
而英国这个昔曰的霸主则面临了被宰割的命运,原本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几乎消失殆尽,海外的殖民秩序也完全崩溃,金融中心又从伦敦搬到了纽约,这更是将大英帝国最后的一点颜面都撕扯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