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接收婆罗洲-《辛亥军阀》


    第(2/3)页

    这些东西不只中国当成了宝贝,美国人也毫不例外,中国底子薄,采取的措施就是全面清理,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不放过,甚至连耕牛等东西也要运回国内。至于美国人则是重点突出,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财阀身上,尽可能的从他们身上榨油。

    原本为中美军队运送物资的补给船并没有因为战争的停止而变得轻松,相反还更加繁忙了,大批的物资被运送出来,中国在攻击日本的战役之中出力最大,自然应该拿到最丰厚的一份战利品,因此这些东西大半都运送到了中国。

    在上海等地都开辟了专门的市场,用来拍卖这些东西,当然不论多好的东西,运回来之后基本上就成了白菜价。中国不少中小企业都加入到了这场盛宴之中,日本机器虽然不算是顶尖的,但是做一些民用产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他们完全能够用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白菜价买到理想的东西,甚至有些中国商人直接组团前往日本,他们看中了什么,军队就替他们进行拆除工作。

    除了机器之外,高级的技术工人也是中国必须的,日本此时刚刚经历大战,大量人口死亡,而且在这之前还遭受了持续两年的粮食危机,数以百万计的日本人被饿死,对于绝大多数的日本人来说只要能够吃上一口饱饭,就是他们最大的奢求。

    不过这个愿望也不容易实现,日本粮食产量严重不足,橙剂的毒性还广泛存在于土地之中,他们想要得到粮食,就只能指望盟军输送。但是盟军可不是跑到日本行善来了,他们要尽可能多得从日本榨油。

    而且盟军也清楚,如果开放粮食贸易,大量船只进入日本,那么日本财阀也会接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财产送出去,这可不是盟军想看到的,因此盟军下达了严格的戒严令,没有盟军的准许,任何人都不准同日本进行贸易。

    切断了外援之后,日本的国内情况就更糟了,各大财阀虽然还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但是他们却没有填饱肚子的粮食,要想维护住庞大的家业,就必须忍受高价,从盟军手中购买粮食,事实上粮食已经成为中美两国手中的武器,用来榨干所有的油水。

    在这种情况之下,财阀还能够勉强维持,但是普通的日本人却活不下去了,他们现在只想着能够离开这个鬼岛,找到一条活路。

    而这个时候中国大批的劳务公司进入了日本,主要招募的就是日本的产业工人,尤其是中高级技工,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够在劳务公司的帮助之下前往中国开始新的生活,而且对于一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还可以携带家人一同离开日本。

    中国这方面开出的薪水也不算少,这对于绝望之中的日本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音,他们争先恐后的向劳务公司报名,希望能够离开日本。

    当然中国方面也不会白白便宜了这些日本人,双方签订的都是长约,动辄二三十年以上,这些日本人只要签订了这个合同,就等于是卖身给中国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只能贡献给中国的工业体系。

    失去了这些宝贵的工人之后,日本的产业必将受到毁灭性打击,甚至有可能撼动日本作为一个工业国的基础。中国这么做,毫无疑问是在动摇日本的根基,日本人并非看不出来,不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些日本人只能任凭宰割,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盟军控制日本的很短时间之内,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积累下的家底几乎顷刻之间都丢失干净了,看到这一切,日本人自己也是无比痛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