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是陆薇小看傅恒,而是两年的战事快把财政拖垮了,君不见,乾小四自己都开始省吃俭用了。 陆薇猜想,可能这场战事的最后结果是清廷与大金川达成和平协议,然后双方收兵,毕竟打了两年仗,大金川那边日子肯定也难过。 然后过个几年,双方再次打开,清廷雄厚的实力尚在,最终一定能彻底拿下大金川。 好吧,这些事应该是乾小四来操心的。 陆薇只能先把自己身边的事情安排好,她是咸福宫的主位,偏殿还住着两位答应,没有跟过来圆明园,陆薇托婉妃给她们带了些银子与布匹,好歹先撑过去这个时候再说吧。 …… 农历九月,皇帝终于下定决心,下诏令张广泗、讷亲回京,让傅恒代为经略金川战事。 十月,傅恒奔赴前线指挥战事。 在战争早期,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场战事很快就会以胜利结束,但它就是拖了两年还没解决。 皇帝在中途屡屡换人,显见其识人不清,用人不善,轻率轻敌,没人敢当面嘲笑他,但他作为皇帝的威仪受损,比之祖父康熙帝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句话说,在失去结发元妻后,这位顺风顺水的皇帝再次重重受挫。 他一受挫,就有人要倒霉了。 两位外地官员在先皇后孝期剃发这件事不知道怎么翻出来了,直接被赐死;宗室中有人受罚;后宫没例外,鄂贵人因侍奉皇帝不周,被降为鄂常在。 这可真吓人了。 陆薇在宫里混了这么久,除了怡嫔因讨官被降职,还是头一次看见同事因“侍奉不周”被降职。 他是乾小四,不是道光呀。 因鄂答应被降职,其他嫔妃同事们心有戚戚,唯恐再撞到皇帝的枪口上了,每个人都安静得很。 比皇贵妃搞出来的后宫削减待遇计划,还是皇帝更恐怖好吗。 只能说皇贵妃运气是真的好,这下子后宫谁都不敢再惹事了。 到了年底,前线战况有了好转,傅恒大军来势汹汹,大金川土司罗莎主动投降,清廷“如胜”。 皇帝下令撤兵,清军凯旋而归,勉强维系住了面子。 尽管傅恒这次在战场上并非太大发挥,但皇帝给这位小舅子升官加爵,兴建家族宗祠,还给傅恒赏赐了一座大宅院。 至于其他人就没那么好命了,皇帝秋后算账,张广泗被处斩;庆复、讷亲两人被赐自尽。 耗时两年的金川战役终于结束,可以安心过年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