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不过高建武现在等不了那么久。 “高,你知道我是航空工程师出身,要从头建设一个航空器制造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史密斯没想到高建武还盯着自己,“现在我还在服役期间,肯定没法来同你一起做这件事,不过我可以邀请一些朋友同你一起合作。” 史密斯松口道。 “那就太好了。约翰,这件事我们可以立即操作起来,你有哪些朋友请介绍给我们,我们在北美立即成立一家航空产业链公司,放心,等你退役,这个公司的ceo肯定给你留着,我们是并肩作战的老朋友,在这方面,我肯定更相信老朋友。” 高建武高兴地说道,他拉史密斯最大的目的无非就是这一点,看中了他身后深厚的航空业人脉关系,现在史密斯位高权重,他说的话对于航空界工程师来说,比高建武拿钱去砸还要管用。 要想把运六快速送上天去,显然依托北美航空工业雄厚基础会更快。 他不需要将整机在北美制造,而是把这个整机分解出来,在北美这边完成大部分子系统生产制造,至于机体部分在晋阳的航空基地或者汉口航空基地制造和完成最后整机组装。 同盟军的联合作战生意没谈好,高建武倒是同史密斯达成了私下的商业合作交易,当然现在史密斯并没有出现在高建武商业版图之中,只不过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现在大环境方面,双方是关系密切的盟友,史密斯对于这些倒是也没有什么忌讳,真的替高建武张罗起来一家北美联合航空工业公司来,司徒先生和南洋商会作为幕后的大股东掌控了绝对控股权,而史密斯介绍的几个航空界有影响的工程师分别担任了ceo/cto等职位,公司很快大张旗鼓招收人才,开始按照高建武运-6分系统设计来研发和制造相关子系统。 对于这款脱胎于50年代技术的运输机,完全没有任何的技术瓶颈,按照高建武的要求,并不需要他们进行大规模的设计和验算,这制造速度自然很快。 高建武把麦克将军拖一个月的时间中,北美的这家航空公司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组建和几个子系统设计图纸的消化吸收工作,他们在一个收购的破产小航空工厂中已经开始了第一款原型设备的生产制造。 在这个战时,很多产品都是这样的模式,史密斯的那些航空界朋友们也不觉得奇怪,高建武给这家公司留出来30%的加工毛利空间,这就让史密斯那些航空界朋友们一个个干劲儿十足,按照高建武的产能规划,他们不需要担忧市场销售,一年销售额可以达到上千万美元,毛利300万美元,这可是一大笔钱。 除开公司运营费用和税费,一年下来利润超过百万美元,对于公司那几个管理层来说,这就意味着起码有几万美元的分红可拿! 高建武就在这样平澹而充实的日子里,看着自己交代下去的项目一个个取得显着的进展。 但是又增加上万大兵伤亡的麦克将军却终于顶不住同僚的和国内的压力了。 鉴于高建武过去优秀到没有朋友的战绩,加上白房子副手从中周旋,麦克将军先是同意划拨一支分舰队给高建武直接全权指挥作为条件,但是舰艇的所有权在战后要还给盟军方面。 但是高建武断然拒绝。 麦克将军不得不让步,在给高建武一支2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组成的分舰队指挥权基础上,同时答应了战后有2艘弗来彻驱逐舰送给八路这边作为最新的条件,经过这一番折腾,高建武终于表现很勉强的接受下来。 他早就在国内招兵买马把果脯海军菁华招收了700多人,正好两艘驱逐舰舰员人数,这是他出场的心理价位的底线,所以条件一谈妥,李云龙在大连港口接受了全套美械装备后,以8万全机械化部队同张大彪兵分两路开始平推棒子半岛。 而高建武带着丁伟、楚云飞等人立即就从湾湾岛和甬城等几个港口,完成了美械改装,按照两个攻击集群,十二个攻击群的规模,乘着盟军的运输舰,开始前往在琉球群岛。 陆兴国的空军现在已经膨胀到了400多架的规模,分成南北俩个集群,配合出战的部队,在北方陆兴国亲自带着一个集群支撑李云龙的行动,在南方,则是叶绍商带领另外一个空军集群,以湾湾岛作为空军基地,同盟军空军一起为琉球登陆部队进行空中支援。 高建武的目标是盟军登陆血战月余的崇绳岛,他带着丁伟和楚云飞俩大攻击集群、以及盟军配属给他独立指挥的第五分舰队,在崇绳岛盟军占据下来的长滨登陆,很快建立起临时指挥部和后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