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蔡邕[下]-《汉生指南》


    第(2/3)页

    ‘蔡公讳邕……蔡公讳邕……’

    张王氏述说了很多,但张涵只听见这四个字,然后,整个人就傻了,脑海里一直回荡这四个字,此后张王氏所说,他是一概听而不闻了。

    ‘靠!蔡公讳邕,不就是蔡邕嘛!’

    说到蔡邕,估计没有人不知道的,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博学多识,擅长辞章,并精通音律,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

    张涵前生学过书法,对这位大书法家颇有几分印象。

    《幼学琼林》称“书法钟王”,意即学习书法要学钟繇、王羲之。现代的学书者也莫不宗法“钟王”。

    这“钟”就是钟繇的“钟”,“王”则是王羲之的“王”。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老师是卫夫人,卫夫人则师法于钟繇,而蔡邕就是这钟繇的老师了。

    传说钟繇在汉时书家韦诞住所,见到了蔡邕真迹,苦求不得。待韦诞死后,钟繇竟密使人盗发其墓,终获蔡邕手迹,因而领悟到“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始得其笔法精髓。

    蔡邕在书法上的成就可见一斑。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可以说,有汉一代隶书蔡邕的成就最高。要不然,熹平石经也不会让他来写,这可是要给天下人看的。

    除此之外,蔡邕还生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女儿——蔡琰,蔡文姬。不说她光凭记忆便能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仅仅《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就足以名传千古了。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张涵都能背出几句来,可见其流传之广。作为一个男人,他对这个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女加才女,还是了解一点儿的。红颜自古多薄命,何况,蔡琰不光是个大美女,还非常有才华,她一生很是坎坷。

    不过,张涵不为蔡琰感叹了,现在他要为自己叹息了——“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他怎么这么倒霉呀……

    愣在那里,张涵神飞天外,久久无言,倒不是因为得了蔡邕的手书,便兴奋了——那东东再过一千年会很值钱,现在嘛,也还是很值钱的——而是因为他突然间知道了自己所处的时代。

    一时之间,他的心里乱七八糟的,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幸福’。如今他知道了,立刻就感受到了不幸,觉得自己算是倒霉的到了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