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志向-《汉生指南》


    第(3/3)页

    通过整军训练和统兵征战,张涵成功在青州君国兵中,建立了不错的声望――伙食好、打胜仗、少死人,将士们也没有太高的要求了。所有这些将领在解散之后,都专程到张涵的府上来探望张涵,张涵对此深感满意。

    无论是参杂了趋炎附势,还是单纯对张涵有好感,张涵一概欢迎,来者不拒。忠诚心都是慢慢培养的,愿意来,就是看好张涵。反正,能为他效力即可――张涵对人心没有太高的期望。

    俞县一百三十七名老弱,张涵都给予了妥善安置。能投亲靠友的,张涵都派人送他们去投靠亲友;自家有产业的,张涵也派人帮助其自立;而那些无依无靠,无路可走的七十四人,则被张涵带回了临安置。谈不上仁慈,张涵就是求个心安。不过,张涵能安置这一百多人,却安置不了涌入青州的百万流民。

    青州向来有安置流民的传统,涌入青州的流民日众,数量很快就超过了预计的三十万众,而且数量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待青州想方设法安置流民的消息传出以后,附近地区的流民,更是大批大批的涌入青州,数量之大触目惊心。

    所以,黄巾之乱以后,张涵立即命人广为宣传,鼓励流民返回乡里。这个办法果然有效,汉人素重乡土,又有田宅在乡,流民多半都会返回冀州的,青州立刻压力大减。然而,滞留在青州的流民仍然超过了五十万众。

    流民们吃草根,吃树皮,吃一切可吃的,但每天仍有数以百计的流民死于饥饿。在这种情况下,皇甫嵩还写来书信讨要粮草。张涵勃然大怒,忍不住上奏灵帝,与皇甫嵩打起了笔墨官司。

    张涵的举动自然是>+被拜为左车骑将车,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灵帝那么爱钱的人,皇甫嵩奏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赡济饥民,灵帝都准了。青州也是富裕之地,又未遇兵祸,灵帝在此事上,自然也不可能支持张涵。

    张涵还是被迫出了五十万石粮食,令他心痛不已。皇甫嵩倒得了个好名声,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ps:引用了一点资料.但这章三千多字.资料是没算钱的

    手机问:httpp电脑访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