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平定杨谅造反-《浪荡隋唐》
第(2/3)页
杨谅陈兵黄河以北,打算划河而治,分兵把守各个要隘。
眼看朝廷大军就要杀来,裴文安强闯大帐对杨谅道:“殿下,当初既已决定起兵,就应当一往无前,而今我军在此徘徊已久,况且我军士卒亲人多在函谷关以西,如果您不能带领他们保护他们亲人,于军心不利,怕是划河而治都难啊。”
杨谅虽然心中不快,但是还是解释道:“我已下令,另外四路大军及时向此地靠拢,只要我们集中力量击败杨素这路大军,到时候朝廷将不得不接受划河而治的事实,你不必多说,快去准备吧。”
看杨谅心意已决,裴文安只得去找王奎商议。
这边还没商量出结果呢,就听哨兵来报:“朝廷大军已到南岸,正在上游强度黄河,渡口已失。”
杨谅闻报大吃一惊,因为另外几路大军尚未赶到,自己这万把人肯定还不够杨素这沙场宿将塞牙缝呢,他也无心重新夺回渡口,立马率兵撤退,一面又命令留守在太原的大将赵子开带兵在太原南五十里的石灵县构筑防线。
杨素度过黄河,见杨谅已弃关而去,他也不着急,在普津渡等着后续大军到齐之后,集合马步弓箭兵四万多人,杀奔石灵县。
不下一个回合,杨素便攻破了石灵县,斩杀赵子开于马下,三万大军被歼灭、收编,杨素继续率军北进,直逼太原。
杨谅急忙招来王奎、裴文安商议对策,而今面对朝廷大军,一无地利可守,二无民心可用,唯一战而。
于是杨谅又派裴文安率大军在汾阳县迎战杨素。
本来裴文安已经做出了与城共存亡的打算,奈何突遇天降大雨,粮草补给困难,杨谅此时仍然打算跑路,多亏王奎拉住了他:“殿下,杨素虽然彪勇善战,但是他们远来,必然兵困马乏,我们当集结全部兵力,与之背水一战,必可大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