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逃逸的地平线-《猎人与轻骑兵》


    第(2/3)页

    没有进球的实验球员捞走了球网里的球,米乐趴在地上,很不甘心地用手拍打着草皮,幅度很小。肩胛微微地抖着,像只小羊羔在感受恐惧。

    “你起来呀,有什么啊,是我的锅,不用你背!该死,咱又不是落后了。”黄敏学走到米乐身边捞了捞他的胳膊。但米乐还没有把脸抬起来的意思。我竟光顾着看这一幕了,没想到第一时间上去安慰我的朋友。他就在我的门前,和我距离两三米的位置。

    我拍了拍学学的肩膀,示意他回自己的位置去。然后蹲下来,用手套蹭了蹭米乐贴在草皮上的脸,另一只手轻轻扑打着他突出的肩胛骨,像早上他叫我起床时那样。

    “没事呀,起来吧,我们继续比赛嘛。好伐?”我学的上海话一点都不像。每次我闹情绪时弦弦就这么说,有点像征求我的意见,又表达出了他希望我和他一起做事的愿望。每次听到这句“好伐”,我就算有点小火也能压下去。

    “米乐你起来啊,搞什么鬼,你一个人的情绪别影响全队!”听到助教老师在场边大喊,我半蹲着继续摸米乐的脑袋,朝助教老师摇头,顺带用大拇指比了比自己,似乎在告诉他,别这么说,我能搞定米乐的。

    把他拉起来以后看到他眼圈红了。“不是吧,不就是进了个乌龙球吗?我都不在乎,你难过什么?”要是以前,我肯定会这么说的。但我这次带了脑子。拍拍他的屁股,说你快去进一个呀,我想看你的庆祝动作呢。

    他郑重无比地对我点了点头,重新跑回右路了。

    几次平淡无奇地传导球后,阎希在左边接到了球,凭借一双平衡脚,他从左路边线一路突破,先是过掉了贴身看防他的边后卫,又在实验中学的中后卫与后腰间闪转腾挪,把球一路带到了禁区之中。简直像只光滑的泥鳅,对方七手八脚也擒不住他,或者像在锅碗瓢盆中穿行的杰瑞,“汤姆”们都想捉,又投鼠忌器,施展不开,生怕防守动作过大,再送我们一个点球。阎希近乎戏耍对手整条防线的同时给队友赢得了时间,三名身着白色球衣的同学已包抄到了禁区附近,蓄势待发。阎希的一次不看人传球给向了右路,黄敏学在球路上再度出神地一漏,骗开了盯防他的后卫。他身后的白衣球员接到了球,此时面前已无人防守。得球者从容地停球射门,皮球紧贴草皮,将将穿过门将的十指关,窜进了球门的远角。

    “江元一中队进球,进球队员22号米乐,场上比分6:1,助攻再次来自14号阎希!”岳隐的播报溢满了喜悦与欣慰,这个进球似乎比前一个更鼓舞大家。刚刚喊话的助教老师走到了场边,带头冲着米乐的身影鼓掌。反倒是米乐自己还没回过神来,梦游似的迷迷糊糊往中场走,一路上有些木讷或例行公事地和队友击着掌。我盯着他,可是直到重新开球,都没见到他传说中的庆祝动作。也难怪,短时间内往两个球门里各进了一球,他可能没时间调整过来吧。

    “江元一中队换人,换下33号柯佩韦,换上12号赵蕤。”没过几分钟,教练就做出了最后一次换人调整。一学期要结束了,最后的最后,赵蕤终于得到了上场的机会。即便知道一年踢下来可能只有几分钟的出场时间,他仍然那么任劳任怨地训练,场场比赛都不缺席,哪怕一直以来都是在替补席上一坐一个下午。不对,他不会光坐着。进球了他会为我们庆祝,遭到犯规了他会在场边抗议施压,半场结束了,他永远是第一个给主力球员们递水和纸巾的人。似乎从小学时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当我的替补都好多年了吧。兴许只有过去的两年,我缺席的那些时间里,他才真正当过一段时间的主力。要是我那两年也一直在的话,赵蕤从小学到现在的出场时间加起来说不定没有我一学期的零头多呢。换成我,可能就不再会踢球了。

    这场比赛的登场是对他最好的奖励。想到这些,我今天暂时还不算太讨厌他,甚至有点为他高兴。剩下的时间里就别丢球了吧。

    下场时正好要经过米乐镇守的右路,他在那里望着我。没有什么时间跟他说话,下场是要抓紧的。我匆匆伸出手,在他的腰上拍了一把。而他可能是想跟我击掌来着吧,没有料到我会捞他的腰,结果便是措手不及,只能草草用小爪子在我的肚子上打了一下。这估计是近几个月来我们俩最不默契的一次互动吧。

    倒是和赵蕤完成了击掌,他指了指我的左臂。我差点忘了把队长袖标摘下来,他问给谁,我说,学长或者明明吧。然而赵蕤拿着袖标跑上场没几秒钟,叶芮阳就把它拦截了下来。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在比赛还剩十五分钟左右时当上了队长。

    “我说学弟,你真得多喊喊。求求你了,我是谢天谢地了。就那个乌龙球,你喊米乐漏一下给你接,怎么会丢呢?”回到替补席以后,袁逸空学长装作很用力地打了一下我的脑袋,然后双手抱拳,一副熊猫烧香的姿势,“还有,那个单刀球,你扑得好是好,但应该主动弃门出击的啊!球的落点明显在禁区内,你不能干等着对方前锋接球打门。在他拿到球以前,你就要冲出去把球踢走,像诺伊尔那样,明白吗?现代足球里门将不只是守门的,你要像个清道夫……”

    “指导袁”真能讲,特别是防守,我们一有问题,他就能立即指出来,而且滔滔不绝地灌输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法。不过多听听确实是有好处,他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也没有很严厉。

    “够了够了,人家学弟守得挺好的,你少当事后诸葛亮了。”邝灏双手把袁逸空硕大的身躯从我身边推开,像推走一台音响或者电冰箱,然后摸了把我的脑袋,说按照我习惯的踢法来就好,不是每个门将都要像诺伊尔那样频繁出击的。

    诺伊尔我倒是知道,是个像弦弦说的那样非常“有气场”的德国守门员。他不仅扑救技术优秀,出击意识与脚下技术也都是世界一流。出色而自信的防守之余,他有时甚至会冲到对方的半场协助进攻,这种影响力与领导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难怪我有好几位队友都认为他是足坛最顶尖的守门员。不过听赫明明说,那个被大家调侃“思考人生”的球员曾在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中两度攻破过诺伊尔的大门,其中一球是极其精彩的爆杆射门,打得诺伊尔毫无反应,完全沦为背景板。而且他在进球之后的庆祝动作也令人印象深刻,没有怎么奔跑,而是脱下球衣,绷紧肌肉,宛如一尊天神般矗立在场上,面无表情地等待队友的拥抱,仿佛再次陷入了沉思。我没看过那场比赛的视频,但这一定是个特别的场景,有种“一物降一物”的感觉:恰恰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在关键时刻能灵光一现,一击制敌。

    而我们的比赛和这样世界顶级球员之间的比赛相较就乏善可陈多了。我嘛,恐怕一辈子也学不来诺伊尔的那种自信与果断。说实话,我确实不喜欢出击,一是我速度本来就有点慢,身体的速率就更迟钝了,遇上阎希这样的前锋,估计是要被过得一干二净然后目送人家推空门的;其次,我很怕失误,一次失误会葬送所有人的努力(赵蕤和米乐撞到一起的那个场面还历历在目呢,尽管那只是友谊赛),也会让我丢掉主力的位置。求稳不求险,这是不少防守球员的共识,除非到了要孤注一掷的时刻。

    之后的比赛又出现了两个进球。先是实验中学开出角球,球打到了川哥的手臂上,裁判吹了点球。赵蕤没有判断正确射门方向,球被主罚队员送进了球网,6:2,实验再度扳回一城。接着是我们的一次进攻,阎希在球快出底线之前用脚把球高高地捞了回来,自己却摔出场外。许祥学长抢在对方两个中卫之前将球顶进了大门,7:2,这或许破了一中在正式比赛中的进球记录。邝灏和袁逸空比许祥还要开心,他们告诉我这是许祥两年来的第一个进球。许祥没有庆祝,而是跑到底线那把阎希拉了起来。咱们的14号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向大家示意问题不大。好在是冬天,衣服穿得厚,在夏天可能起码得擦伤。但毕竟都是踢球的嘛,有点磕磕碰碰都很正常,不值得嘉奖也不应该抱怨。这话我可是最有资格说的——穿短袖短裤守门时如果不戴护腕护膝什么的,经常会弄得胳膊和小腿上到处都是小伤口,一洗澡就会感觉有几条小虫子在爬和咬。

    比赛的最后叶芮阳还获得过一次非常不错的机会,我们的角球开到了他的脚下,而他就在门前几米的位置。然而兴许是他太想进球了,势大力沉的射门直接把球送到了科幻小说中的宇宙空间站里,过了好一会儿才从天上落下来。

    随着裁判的三声长哨,我们本学期的最后一场比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结束了。我把手指向了天空,和上次一样,偷偷地,只是在胸前比划了一下,手指还藏在袖管里,没人能发现。

    忽而怀疑起那个刚刚从天上落下的皮球来,它还是那个被叶芮阳踢上天的球吗?会不会被云端的谁偷偷换掉了呢?不太可能。还是走上场去,和队友与对手们拥抱致意吧,这才是我现在要做的事。

    同组比赛

    北川中学1:2理工附中

    江元市市长杯足球联赛(初中组)小组赛积分榜(C组)

    江元一中 4胜2平0负,进18球,丢6球,净胜12球,积14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