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暂行改换储君,依朕来看,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杨文渊瞬时抬起了头颅。 “陛下,此乃关乎我大庆朝廷社稷之事,不可犹豫啊?虽然我等,也都心知,太子能力斐然,当为我大庆储君的不二之选,可如今,太子不能够上朝,您又是龙体未愈。” “恕老臣无礼,万一有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我等当如何自处啊!” 然,杨文渊说到这,话还没有完全讲完,庆帝就问。 “杨大人,你也是如此认为启儿,当为大庆不二之选的储君吗?” 杨文渊当即,重重的点了点头。 “当然了皇上!” “太子德行兼备,从入政以来,就勤勤恳恳,为我大庆朝堂,揪出了不少的奸佞之臣,肃清寰宇。” “面对侵犯我大庆的匈奴,又是力排众议,仅带为数不多的亲兵,悍然出征,勇不畏死!” “出征过程中,不仅是查清了晋城发生的惨案,还揪出了身兼数罪的驸马爷。” “其后,到了北平,更是神勇无比,短短不到数月间,就荡平了印之国的叛乱,挫败了匈奴萨鲁曼的阴谋。” “至此,哪怕是面对朝廷的诋毁,依旧毫无退缩的,带着少于匈奴几倍不止的北境兵马,与他们进行开战。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便解决了我大庆长久以来的隐患以及北境所困扰多年的毒瘤。” “后而,又与土蕃国签订商业条约,提升了我大庆的商产,此外,女帝国、韩国,有与我大庆,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关系往来,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如此功绩,何人能够做到,太子之行,当为我大庆第一太子爷!” 听到杨文渊这么说,让他倍感惊诧的是,就见着庆帝的嘴角,忽然微微一扬,这让他忽然有着一种,十分不好的预感。 “如果不是杨大人如此之说的话,朕还没有发现,我儿刘启,居然是这么的优秀。” “既是如此,那又何必改换新的储君!宣,刘启入殿!” 听到庆帝的这一声高呼,百官倒吸了一口气,杨文渊众人,更是脸色巨变。 此时,就听见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那阳光照映下,身着黑色龙纹的年轻人,不是太子刘启,又能是何人。 “哈哈哈,谢谢杨大人,如此高赞本王。” “不好意思,这储君是换不了了,让你们失望了。” 说着,刘启就大步流星的走到了阶下,冲着上座的庆帝弯身拱手。 “儿臣刘启,参见父皇!” 是惊惧,也难以置信,杨文渊此时的心绪,十分的复杂,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刘启竟然还活着,而且看状态,似乎是比以前似乎都要好。 “启儿平身,方才大臣们的话,你都听到了吧!” “儿臣句句入耳。” “好,那接下来的朝会,就由你,来主持吧!” “儿臣遵命!” 说完,刘启抬起身子,双手背于身后,忽然将目光落在了杨文渊的身上。 “杨大人,你可知罪?!” 杨文渊身子一颤,装出一副十分茫然惊恐之态。 “殿下,老...老臣不知啊?此话怎讲?” 刘启点了点头。 “哦!本王都忘了,杨大人你老了,你脑子已经开始记不住事了,行,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来告诉告诉你。” 说着,高喝一声。 “入殿!” 随即,秦尉、吕良、白启、张德海、以及罗呈,全部走入到大殿之中。 “宣读吧!” 张德海立时,从袖兜中掏出一张纸出来。 在他的口述中,面对着满朝文武,当即宣读了杨文渊数十条的罪证。 其中,不乏包括他的党羽,李寿亭、贾思明、段荫薄等人..... 每每念出的一条,不知情的官员,无不心中骇然,实在难以相信,堂堂大庆的丞相,竟然在私自下,做出了如此多的恶事。 与此同时,杨文渊也是浑身颤栗,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太子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查找到他的这些罪证。 当张德海宣读完以后。刘启缓缓的走到了杨文渊的面前。 “杨大人?你可认罪?” 杨文渊缓缓的抬起了脑袋。 “殿下,这都是污蔑,是污蔑啊!老臣这么多年以来,侍候大庆两代君主,岂能做出这么多的恶行出来。空口无凭,殿下,就算是您想要治罪老臣,也要拿出证据出来吧?” 刘启微微一笑。 “证据是么?好,本王今日,就让你死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