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康驰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为未来的技术展开研究…… 这是一个相当新颖且大胆的想法。 一直以来,尖端前沿技术的应用,总是伴随着漫长的普及期, 毕竟科研本来就是一项收益风险性极高的事, 如果还把宝压在一项还未实现的技术上,提前对这种技术进行应用方式的研究…… 其收益风险性,绝对呈指数上升! 因此通常的做法,都是等一项技术稳定成熟后,相关的配套研究才会开始启动, 而这些相关技术的研发、成熟、推广的时间,就是技术的应用期, 这也是大部分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技术应用的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几十甚至上百年。 比如法拉第在1831年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以此发明了第一台原始发电机,随后爱迪生在1879年也发明了实用的灯泡, 但直到20世纪初,电灯才开始在普通家庭中普及。 内燃机也同样如此,1860年法国发明家艾蒂安·勒努瓦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内燃机起,鸥洲都花了将近一百多年才逐渐普及,其它地方就更别说了, 哪怕到了现在,汽车对很多国家来说,都还是稀罕物。 由此可见,很多常见科技应用的迟滞性,比人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但如果像康驰所说的那样,直接假定这些核心技术已经达成,从而提前布局研究相关产业,绝对可以大幅度地缩减应用期。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先占据科技高地,从追赶者变成领先者的最佳途径。 只不过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那些硬骨头必然被啃下的基础上。 否则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有些教授下意识地就想提出反驳,但看到讲台上康驰那自信的神态,再想到他那杀神般的战绩后, 已经到喉咙里的话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是啊,有个这么强大的杀神帮他们开路,他们却依然还局限在能不能帮杀神分担任务,分点战果,而不是考虑如何去占领和巩固他打下的地盘…… 眼光未免也太狭隘了点。 康驰哪怕再厉害,但他又没有分身术,他可以发明电灯,发明发电机,但总不能建电厂拉电线也要他来吧? 而且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科技树是在不断扩散和升级的, 和发明灯泡发电机相比,建电厂和拉电线其实也是技术活,甚至像高压输电、变压器之类的技术,含金量和难度一点也不比发明灯泡低, 康驰非但不会把他们的路堵死,反而给他们开了一扇更大的窗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