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全世界都给他打辅助-《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2/3)页

    随着一些科研媒体的视频发布,事情很快就在科研学术界率先引起了热议。

    科技部把一些科研机构的学术带头人叫去交流,原本就是想让他们学习并传达一下康驰对研发方向的建议,因此在华国学术界知道这件事的人其实挺多的,

    只不过在官方没有声张之前,这些事情还不方便拿到明面上说。

    现在官媒都发话了,他们立即便意识到,上面是真的要采纳他的科研思路了。

    “有魄力!”

    那些被康驰‘打过鸡血’,已经憋了一肚子干劲和点子的人纷纷为领导的决定感到激动,

    但同样也有人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原登月计划总指挥杨瑞峰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就满脸怒容地拍了拍桌子:“这思想太冒进了,他这都已经不是搞笨鸟先飞,而是在鼓励科研D跃进了!”

    “这是长老院授意下来的。”航天科技的领导面无表情地说道,“现在科技部和航天局都希望我们立即展开月球基地配套设施的研制和施工方案验证,尤其是氦3采集车。”

    “氦3采集车?他连个登陆器都还没往月球扔一个,电力、维护、运输等等基础设施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就想着要采矿了?”

    杨瑞峰立即反驳道,“这不瞎胡闹么?我看大家都已经被他给蒙蔽了!”

    “他以前确实出了点成果,花他自己的钱想怎么搞都行。但这次却是怂恿大家跟着他一起瞎搞,万一他来个江郎才尽没辙了,岂不是所有人都得跟着遭殃?到时候妥妥地就是误国误民了!”

    说着杨瑞峰便直接离开会议室,来到自己办公室准备写一封建议信。

    看到他甩袖子走人,航天科技的领导本来还想劝他别做这种无用功,

    毕竟他能想到的问题,长老院能想不到吗?

    但想到杨老的固执,他最终选择了沉默。

    虽然上面大概率是不会接纳杨老的建议,但有个人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让领导考虑权衡多一些,也没啥不好的。

    于此同时,许多国内的科技企业也逐渐觉察到了这场研讨会不同寻常的意味,

    虽然政策上面的扶持和鼓励肯定还没这么快,但稍有一些敏感性的企业老板都知道,一旦国家队都开始行动起来了,对民企的鼓励肯定也不会太远。

    关键是,他们早就想跟着康驰喝点汤了,只是苦于康驰之前在民用领域只在照相机、芯片和电动汽车领域有所涉猎,

    随后很快就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如果不是后来出现的大宋空通和可控核聚变轰动了全球,很多人甚至以为他就要昙花一现了……

    既然科技部都已经明确站队了,说明大明深空的成立十有八九不是幌子,太空一定是下一个风口!

    于是他们纷纷开始琢磨,看看这个风口有什么契合自己企业的地方,

    一旦政策上的鼓励开始出现,他们就正式行动,抢下一张通往未来的船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