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也是。”锦初轻轻点头。 趁着王有金夫妇没注意的时候,从亦修身上拽下荷包,放在桌子上。 皇后娘娘死的早,皇上和长公主对亦修尤为偏爱,他的荷包从来不低于一百两银票,还有十几两碎银子,就算花超了,也有暗卫跟着补上。 锦初眼神暗了暗,王月和王有金头上的气运颜色,又变成了灰白,这种气运代表着他们命里无子,看来大宝和二宝凶多吉少。 不知他们是如何来的京城,过去的已经过去,王有金夫妇,在她人生里画上了句点。 倒是爹爹,算计着日子,该回来了! 京都多桂树,眨眼到了丹桂飘香的季节,这段时间君炎很少过来,长公主也没找锦初的麻烦,她几乎不出门,整日规规矩矩的读书。 十一皇子是京都远近闻名的草包,打小身子弱,皇帝对他越发纵容。 不过读书这方面,没有人比他更优秀。 两个小脑袋头挨着头,有时候为了一篇文章争得面红耳赤,每到这个时候,顾嬷嬷不得不出来打圆场。 十一皇子知道进步是好事,她只是担心长公主,皇后娘娘临终托孤,让她照顾好长公主和十一皇子,皇后薨了,她便义无反顾投靠了兰贵妃,为表忠心,将自己的家人尽数送到兰贵妃的田庄上。 如今长公主病了,兰贵妃也病了,这事外面的人不知道,她是长公主的贴身嬷嬷,又怎能瞒得过她? 但愿大国师能够解长公主的毒,皇后娘娘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圣旨到!” 门外呼啦啦涌进一群人,为首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大太监张德贵。 “贵公公,您怎么亲自来了?可是楚大人有消息了?”顾嬷嬷笑着迎上去。 她是长公主身边的红人,和贵公公也算老相识,贵公公年纪大了,听说入冬就要告老还乡,很少出来宣旨。 “叫楚锦初出来,出大事了!” “您先和老奴交个底,看您这样,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顾嬷嬷捂着胸口,贵公公叹了口气。 “这两年多亏楚大人,北方修了水渠又改水田,百姓刚刚安稳,谁知楚大人在修河道时失足落水,尸骨无存。” “什么?楚大人他——” “唉,叫那孩子出来接旨吧,圣上念及楚大人的功劳,为小丫头封了个郡主,也能保她衣食无忧……” 锦初悠悠睁开眼睛,月亮已经出来了,又大又圆,屋里亮着一盏灯,烛火摇曳,将窗外的花树扭曲成各种模样,外面隐隐传来哭声。 “爹爹!”锦初猛地坐起来。 她算什么七色鱼?最终还是没有改变爹爹的气运,就像王有金夫妇,注定命里没有子孙缘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