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简直艳羡旁人。 可以这么说吧,以前大家都过着一样的苦日子,都还能忍耐。 可是如今云南百姓安居乐业了,而他们却还生活苦不堪言,百姓们无一不愤怒。 而身为土司官兼当地族长的奢崇明,自然是首当其冲。 结果这个大聪明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没有想办法去处理族人的怨气和怒火,反而揭竿而起了。 其实奢崇明想的也很简单,他已经知道大明正在连年征战对外用兵,虽然他不知道大明军队如今已经打到哪里去了,可他知道大明必定国内空虚。 加上蜀王朱椿如今被‘圈禁’在京城,连藩号都被撤裁了。 于是奢崇明直接占据了蜀国,固地自封,要逐鹿中原称霸天下。 “蜀国在手,天下我有。占据蜀国,优势在我。” 奢崇明咋咋呼呼的,全然不知自己已经立下死亡flag。 不过奢崇明也不是真的傻,与他一起造反的,还有安邦彦。 安邦彦在响应了奢崇明的造反之后,就立即率领十万大军,进围黔中首府贵阳,更是自大的自封为罗甸大王。 用安邦彦的口号来说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此话传到朱楩耳中时,差点没把朱楩给气笑了。 我还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然后黄天已死青天当立呢。 不过云贵两地的突然造反叛乱,却让朝中混乱了起来。 许多大臣忧心忡忡的上告朱楩:“恐怕陛下连番行政改革,已经惹得天怒人怨。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还请陛下三思。” “哦?”朱楩在龙椅上,看着下面跪了一地的大臣,冷笑道:“这可是各位爱卿与那两个土司的勾结阴谋?” 大臣们面面相觑。 有人义正言辞的说道:“区区土人,还不配我们为此污了名节。” 这倒也是,江南世界可是连朱元璋都瞧不上眼,觉得朱元璋的出身太差。 一贯心高气傲的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屈尊去和土司勾结? 这一点朱楩倒是信的。 但是朱楩扫了眼其中一些大臣,又看了眼系统界面显示的忠诚度上。 谋逆吗? 如果这件事跟你们无关的话,那么,你们世家又要干嘛呢? 鸩杀了朕吗?还是逼供造反清君侧? 靠,不会是你们想发动靖难之役吧? 我成朱允炆了? 朱楩笑了,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随口说道:“放心,区区两个土司,何足挂齿?朕已经派人去镇压了。而且正好他们给了朕一个借口。” “我爹洪武大帝,体恤民情,于是保留了前朝的羁縻制度与土司制度。可惜有的人却不懂感恩。既然如此,索性从今以后,再无土司制度了。特权?”朱楩笑吟吟的说道:“朕可是公平的很呢,讲的是一视同仁。” “土司全都该死。” 此话一出,血煞之气铺满了整个朝堂。 之前朱楩一直没有急着把改土归流推向全国,至少中原国内是一直都没有急着打草惊蛇的。 朱楩在等,等一个合理的借口。 总不能他爹之前还答应人家的事,转眼就给毁约吧? 可如今是你们自己作死,那就怪不得旁人了。 其实早在这次安奢之乱爆发之前,朱楩就已经察觉到了。 毕竟系统可不是摆设,只要是属于大明的领土,朱楩就能看到所有内政情况,最简单的就是当地百姓与官员的忠诚度问题了。 于是在苗头还没开始之前,朱楩就已经开始做了准备。 而他派去处理这件事的人,不是旁人,正是他一贯最宠爱也是最重视的两个大侄子,朱允炆与朱高炽。 朱允炆这小子,心机深是心机深,可同时也很重视血脉家人,历史上就是因为他说‘勿使朕背杀叔之名’,才让朱棣多少次死里逃生。 否则朱棣都死了。 真的就是说,历史上朱棣能赢,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正常来说他打一百次,都只能赢这一次,但凡朱允炆稍微心狠手辣一点,朱棣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朱楩对朱允炆竟然没有敌意不说,反而颇为看重,包括以前撕破脸之前,不也总是大侄子长大侄子短的嘛,还总想苦口婆心劝他。 以前他不听,朱楩没办法。 现在,朱楩有无数办法让他听话,叔可不会坑你的。 所以你们就去镇压叛乱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