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如此,我等岂不是又会遭到丞相的论罪吗?” 可夏侯渊听到这话倒是不慌不忙,不紧不慢。 “贤弟多虑了,以我对丞相的了解,丞相智慧责备于我,可为何却又要发此秘令?” “自然要借公子之手发布如此命令而已,无非是为了在顾泽责问之时寻找说辞而已。” “事后丞相虽会怪罪于我,我等只需提及公子即可,丞相自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这话确实,反正提起公子,公子又是丞相的儿子。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天衣无缝的命令。 无论是成还是败,丞相都有说辞,一切都是公子之令,自然不会过分问责于他们。 夏侯渊一听,好像还确实有些道理。 因此自然没有过多的怀疑,便迅速准备好了兵马,动身前往襄阳。 曹丕和司马懿二人则是暗自发笑,如今可借夏侯渊,夏侯惇之手,除掉顾泽的心腹。 侧面削弱顾泽的力量所在的军营当中的影响力。 又可以保证铁索连舟的工程如期进行,帮助丞相共同击破周瑜。 简直两全其美。 另外一头。 曹军大帐之外。 兵马迁徙,飞扬的尘土席卷大地。 这一变化则是遭到了庞统的怀疑,庞统站在账外便已察觉到东南方向烟尘四起,大地轰鸣。 心中便产生了一丝预感:“难道曹操又派人前往襄阳催促铁索连舟的打造工程了吗?” 他一边质疑又一边担忧,因为铁索连舟虽然计策精妙,但是却有一个特殊的依赖。 便是特殊的时节。 “没有这几天才能有东南风啊……” 另外一头顾泽心中也在暗自设想,他的心里默默计算着时日。 且等待着那几天的到来。 心中也存留其他想法。 “怪了怪了,如果荆州士族扛不住曹营的施压,而过早完成了铁索的打造,若是完成连接,丞相自毁领兵前往江东之地进行全方面的打击。” “一旦到了那时,东南风起,大火席卷江面,岂不是坏了大事吗?” 顾泽在一边推算,一边抬头望向天空。 现在还仍然是西北风起之时,尚且不必有任何担忧。 即便心中再有悖论,也只等那几天过后再看这天地之变化。所谓辩证法又应当如何解释?又应该如何破解? 诸葛孔明才略出众,近乎妖人,若铁索连舟之计策当真能成,东吴周瑜必定引火攻于江船之上。 当真到了那时,一切准备就都已经晚了。 顾泽心里有这样的计算,但实际上也有后续的准备。 他早已经将一切都算计到了骨子当中,他诸葛孔明当真聪明。 自然要将自己也算在其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