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两银子九百文钱能买什么。 按照杂货铺的价格,可以买一担粗粮,一床被子,一罐奶粉,再加上三十个鸡蛋和一罐猪油。 就这样,也才花了三两银子三百三十文钱。 还剩六百文钱。 店里的掌柜,看她不好拿,还特地让一个士兵帮她送回家。 侯府的粗粮,其实就是饲料。 里面是各种大豆,玉米,马铃薯,高粱,大麦,小麦,掺杂在一起。 很多京城百姓,都觉得这玩意不应该是粗粮。 应该叫豆子饭。 现在这种粗粮,在京城已经卖到飞起。 有些百姓甚至觉得,这玩意比其他人卖的大米,还要金贵一些。 量大便宜,还容易饱腹,吃起来还甜甜的。 再加上两百文钱一大罐的猪油下去煮,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味道好极了! 挑着粮食,一路回家。 家里人都趁着天晴,出去干活了。 中午时分,也没人吃饭。 只有二儿媳秀莲,在院子里在劈柴。 前些日子,她才刚生完小孩,没有坐月子,就开始劈柴做饭,下地干活了。 在这个朝代,大部分女人,都是前脚生完孩子,第二天就要帮忙务农了。 不然会被人说是懒汉的。 不过陈家老二陈少安,不舍得自家媳妇生完孩子,还要干活。 于是让她在家休息,不让他下地。 可是秀莲是个闲不住的性子,看自家相公一个人操劳,就拖着身子,在院子里劈柴。 现在是正午时分,秀莲没有生火做饭。 百姓一天只有两顿,早上九点左右,晚上四五点左右。 闲时吃稀粥,忙时才有干饭吃。 除了一些家底殷实的大户人家,谁会一日吃三餐,这也太奢侈了吧。 所以侯府的待遇,才会让人这么不敢置信,以为是骗人的。 李长安估计也没想到,阻止他招人的最大障碍,是他给的太多了。 二儿媳看见婆婆回来,连忙放下手上的活,迎了过去。 “娘,你回来啦!今天侯府吃什么好菜啊?” 现在二儿媳已经不会,对公婆有什么怨言了,每天婆婆都会带着好饭好菜回来吃。 侯府给的饭菜份量又大,一个人一天的粮食,可以让两个人吃饱肚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