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武状元#】-《历史视频:老祖宗边吐槽边吃瓜》


    第(2/3)页

    第二种:十力弓、一百斤刀、二百五十斤石为二号规格。

    第三种:十二力弓、一百二十斤刀、三百斤石为头号规格。

    三种规格,考生选择其一完成。

    (注:清朝的一斤等于现在的596.83克。)】

    【在进行这项考试时,要求所有考生拉弓须(三次)拉满,舞刀须(前后胸)舞花,掇石须使之离地面一尺(约0.33米),上膝或上胸。

    这里力量较大者可多加弓力,但不能超过十五力。】

    【若有考生三项考试均合格,且使用一项或两项的器材规格为头号或二号者,方可入选“好”字号。

    三项考试均使用三号规格器材者,以及使用八力弓且刀、石并非头号者,均不得入选“好”字号。】

    【在这些之外还有,策论武经。

    是的,哪怕是武状元也得识得了字,读得懂兵书。

    至于考试内容倒是没有科举那般苛刻。

    这项考试是由主考官从武经中选取一百余字内容,考生进行默写。

    在这里凡不能默写者,或涂写错乱者,或卷子倒写者,均视为不合格。

    所以说字不仅得工整好看,还不能有任何错漏涂改。

    (注:“武经”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等兵书。)】

    【最后这场武殿试的总成绩排名仍以外场技勇为准。】

    【如果以上还感觉不到这些武状元有多牛的话,那就以最后一位武状元举例。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名叫:张三甲,出生于直隶大名府开州户部寨村。(今属河南濮阳。)

    他耍的一手好大刀,180斤的大刀在他手里,耍的只见刀光不见其影。】

    【有一民间故事说张三甲名声大噪后,霍元甲慕名而来,要求比试一番,而霍元甲在他面前连三招都没过下去,只过了两招就当场认输。】

    评论区

    [武状元人数少,应该是因为武举出现的晚吧,我记得唐朝武举才出,宋朝才完善,至于元朝,虽然这个朝代以武力闻名,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武举,基本上就是专事承袭。]

    [我还是头一次知道原来元朝没有武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