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返航的这几十个小时里,我一直在想以最小代价克服蜂鸟飞船谐振波的办法。但像霍兹海姆共鸣器、物理增加减震垫、升级旋翼连接舰身的磁瓦等等这类传统的办法,在电脑模拟里的减震效果都不显著。 要是大量使用减震设备,倒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这样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这就像那个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循环问题。我一开始没找到问题出在哪儿,直到我刚刚看到蜂鸟飞船的组装过程才恍然大悟。” 夏岚一下子就明白了陈飞宇的意思,她说道: “你的意思是,蜂鸟飞船的小块组合构型才是谐振出现的根本原因?” 陈飞宇沉沉点头道: “是的,刚才的电脑数据分析结果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每个舱段连接点,或者每一个零件的拼接处都是一个薄弱环节。整个飞船有上千个这样的连接点,每个连接点都是一个振动的放大器。一旦振动超过阈值,就会出现谐振。 对转旋翼虽然解决了反向扭矩的问题,但振动是不可能消除的。拼接结构让飞船产生谐振的阈值很低,并且谐振包线很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在现有结构下几乎不可能。” 小朱眼睛一亮说道: “咱们在连接点材料上狠下功夫,应该对抑制震动会有效果吧!” 陈飞宇斜目看了一眼小朱,说道: “断过的骨头,就算接得再好,那也不可能有完整的时候那么好。而且你把接头强度提上去,姑且不考虑成本,那舱段中部又成薄弱环节了。还是那个水和面的问题,关键都不在这些上。” 小朱不解地问道: “那关键是什么?” 陈飞宇沉沉答道: “我刚刚估算了一下,如果整个蜂鸟飞船的连接点数量减少1/3,那谐振将完全消失。所以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上去了。” “天地运载系统!”小朱失声答道。 陈飞宇默然点头。 夏岚的眉梢也挂上了几分忧郁的神色,说道: “但现在的运载火箭技术已经达到了极限,要想突破已经很难了。” 陈飞宇无奈地说道: “再强行增大火箭体积,往那个空罐子里填满燃料和氧化剂,也就能提升几吨的运载量。这除了加重后勤工业体系的负担之外,毫无意义。” 就在这时,伴随着微微的震动和锁止机械的“咔哒”声,飞船完成了和空间站的对接。当赵小鹏领着陈飞宇他们穿梭在空间站里的时候,沿途的航天员们都自发地站到通道的两侧,向他们竖起大拇指的同时,并投来致敬的目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