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大断事官-《大明世祖》
            
            
            
                
    第(1/3)页
    交流了心得,又详细问清了门道,贾演汗流浃背。
    迫不及待地回来一看:
    妻儿都不见了踪影。
    他倒是不慌,这附近都是军田,谁敢欺负他京营的人?
    “老爷,太阳太晒了,少爷和夫人去了镇上,刚才见您有事,小的们就没去叫您。”
    这时,原地被晒的男仆开口解释道。
    “去镇上干嘛?”贾演好奇道。
    “是都督府要去的。”仆人也满心疑惑:“只是胳膊上有红色着套袖,腰间挎着刀,气势凶得很,好像是宪兵。”
    “宪兵?这群家伙怎么来了?”
    这一番话,更是让贾演奇怪了,难道会有逃兵不成?
    对了定然是逃兵,不然怎会公示,拉人去看呢?就是为了震慑。
    想到这,他倒是安心了,迈着步伐,不急不缓地向前进发。
    军队的改革是一步一个脚印。
    一开始,以营为号,万八千人为一营,如榆林营,明杰营等,后来统一称作京营。
    伍、什、队、营、协、翼,构成了京营的基本结构。
    而像是宪兵队,皇帝一开始在散关改编众军时,就已经设置,算是一只眼睛,严纠军纪,仅仅比主官低一级。
    后来统一改称军法官,地位不变,依旧那么豪横,拥有着军中的执法权,虽名义上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但实质上却是受到皇帝的指派。
    但是军中却依旧喊宪兵队,实在是叫的顺口了,改不了,况且这比军法官来的亲切些。
    他一路走着,陆陆续续就见到许多军中大汉,呼朋唤友地向着镇子出发。
    走了一刻钟,到了镇子。
    虽然说是镇子,但却没多少平民,9成都是京营的,都趁着休沐日来看地,巡视一番。
    谁都想明年吃上自己家的粮食。
    无他,京城居,大不易,就连粮价都比别的地方贵些。
    “爹!”
    刚走近,就见到女儿雀跃地喊着,被儿子贾代善牵着小人,不住地蹦跳着,头上的草帽也掉下,却浑然不觉。
    “怎么回事?”
    贾演抱起女儿,为她戴好帽子。
    “听说是宪兵抓了个私自卖田的,所以就叫我们来看看。”
    这番话虽然问出口,但回答的却是贾代善,他读了几年书,十一岁的年纪,已经是个半大的小子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