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边军整改-《大明世祖》


    第(2/3)页

    “其四,军官难用,百户之子为百户,千户为千户,子难肖父,以至于上梁不正下梁歪,边军日益不堪,万里长城也腐朽成了筛子。”

    吕大器说到这,哭笑连连:“三百年来,衮衮诸公并非未见此弊病,但实难改之,只能不断地修堡修城,枉用钱粮作糊裱匠……”

    这些弊病,朝廷上聪明人都能看到,也定然有为国而不惜身的人,但提出也却难施行。

    边疆重地,一旦出了乱子,国家倾覆只是等闲,也只有如今,漠南平稳时,才敢施行,也敢提出。

    “检地,选兵,改制边军。”

    吕大器这时,终于吐露出最后的手段。

    朱谊汐听完,站起身,屋内冰盆极多,散发着阵阵凉意,他心思忽然就转到了地下。

    如果把地暖中输送井水,那是不是把温度降下来?这可比冰盆强多了。

    走了几步,他才回过神来,感慨道:

    “这个世界不缺少发现问题的人,更不缺少提出想法去解决的人,但唯独少一样——解决问题的人。”

    “朝堂上,御史们习惯挑刺,提出的问题建议多如牛毛,但真正会有人去施行,却寥寥无几。”

    “老臣明白。”

    吕大器附和道:“卫所改制,是堵胤锡,海运是孙长舟,而京营则是陛下亲力亲为,才有了如今盛况。”

    “没错。”

    朱谊汐双手靠后背,挺直了腰板,对这马屁很是受用,他淡淡地说道:

    “对于堵胤锡,某准备把他弄到北京来;政务繁忙,内阁中似乎也有些忙不过来了……”

    这两件事根本就不搭,但这赤裸裸的明示,却让吕大器怎么也忍不住,呼吸渐渐急促。

    虽然说是一把年纪,但谁不想入内阁,成为百官们口中的阁老?

    “微臣,老臣,臣愿意去九边,巡察军务,重整边军之事。”

    吕大器立马拱手,郑重其事的说道,双目极其明亮。

    “边军与内地不同,须慎之又慎!”

    皇帝开口,语气似乎都带着谨慎。

    像是固原、榆林、甘肃、大同等军镇,主力已经被整改,已经吃了几年皇粮,但军政却一塌糊涂。

    而且人家这时候正在打河套地区,你要是瞎来,这不是乱了大事?

    “臣愿意听从朝廷指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