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骆驼-《大明世祖》


    第(2/3)页

    京营再扩军,朝廷就真困难了。

    “参谋司统计下,若是京营参战,需要多少的物资供应,多少钱财,多少民夫等等一切所需,都要详细地记述下来。”

    “最起码,坚持半年的量。”

    “是!”

    卫深略显激动地点头。

    这是要打仗啊,而且还是大打特打。

    不用想,这就是辽东。

    对于京营,朱谊汐还是挺放心的。

    除了参谋司在盯着外,军法官,断事官,也在替他巡视京营。

    思之再思,朱谊汐觉得,无论是此时还是后世,决定胜利的最大因素,就是后勤了。

    而粮食,就是后勤中最重要的一环。

    不顾天气渐凉,寒风已起的晚秋,皇帝离开了舒适的玉泉山庄,在京畿附近巡查起来。

    最先被皇帝临幸的,则是军粮厂。

    早在湖广时期,对于军粮的制作,朱谊汐就有了开创性的炒面军粮。

    即,一升军粮中,七成为米粉、麦粉,两成杂粮粉,剩余的则参杂着肉丁,鱼丁,盐,油,豆粑等东西,从而变成特制军粮。

    不仅保质期长,而且掺水就能食用,味道还不错,更方便运输。

    有人做过统计,一袋炒面,能顶三袋大米或者小麦。

    有的时候,军情紧急的大战军粮中甚至还会增加些许糖来,给士兵补充体力。

    就连战马,也可以用军粮来喂养。

    至于平常,士兵们则以馒头米饭为食。

    入了军粮厂,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口口巨大的铁锅,以及庞大的灶台。

    一排排的灶台,铁锅,令人震撼。

    “陛下,此等铁锅,深七尺,一次可炒百斤军粮,灶中所燃的,也多为蜂窝煤,速度极快……”

    目视这直径达两米的大铁锅,朱谊汐止不住地惊叹。

    这要是炒起来,可得站在灶台上,挥舞着铁锹来翻炒,考验体力和耐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