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马拉火车-《大明世祖》


    第(2/3)页

    “在站点设个一二十人,让他们沿路巡查,我就不相信还敢有半路扒铁轨的。”

    马拉火车最大的好处,就是马歇人不歇,走个二十里就换一批马,每批马车,相隔个一两刻钟左右,这种情况下扒铁轨等于是找死。

    马车撞上来,非得碾成肉酱。 …

    “况且,那些驿站的巡逻队,多招一些沿途村落的村民,有他们当内应,谁扒车轨还能逃走?”

    预防扒车轨的手段太多了。

    养狗,招人,严刑峻法警告等等,在如今这个封建社会,普通百姓一生离不开村落百里地,能扒铁轨的,大部分都是附近人。

    况且就算把铁轨扒下来,还得销赃,各个铁匠铺一问,立马水落石出。

    “玉泉山那条路多久能修好?”

    突然,皇帝扭头问道。

    “估摸着在中秋节左右。”

    瞧见皇帝脸色不对劲,张祺立马道:“如今修好了一半,在五月底能再修个至四十里,您挪步十来里,就能乘坐了。”

    “那便好。”

    忽然,朱谊汐想到了什么:“你该不会从西山直接修到北京吧?”

    张祺一副茫然,难道不是吗?

    “你先把路给修好了,铺上枕头,石头,然后再垫上铁轨,这时候从北京西山两头一丝修不就行了?”

    “人手不缺,铁轨不缺,速度起码能快一倍。”

    朱谊汐恨铁不成钢。

    张祺恍然大悟,忙下去做事。

    果然,经过这样一调配,速度快了近一倍,原本八月底的活,六月初就能结束。

    一个多月的时间,朱谊汐就暂且在北京城忍着。

    到了六月初八,宣武门外人山人海,数万百姓们踮着脚,不住地向外观望。

    “瓜子了嘿,瓜子——”

    “蜜枣,蜜枣咯!”

    “橘子哟,橘子——”

    小贩们也是见缝插针,挑着货物,不住地叫喊着,就像是赶集一般热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