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削藩-《大明世祖》
            
            
            
                
    第(1/3)页
    “爷,朱家在玉泉镇算是个地主,良田千亩,家财万贯,听说做的是内务府的生意。”
    管家轻声道:“漠北的皮子,大同的黄羊,东北的人参,鹿茸,乃至于台湾府的糖,他家都有门路,是一等一的大商。”
    “据说,据说……”
    “怎么?”辽王眯起眼睛。
    “据说其在南京时,与陛下相识,甚至是外室……”
    “荒唐!”辽王立马驳斥道:“皇家血脉,怎么可能遗漏民间?”
    “此事到此为止吧,你莫要多嘴,免得日后死无全尸。”
    “是!”
    辽王呼吸急促了些许,他感觉自己似乎接触到了些了不得的东西。
    这般一想,他目光重新投入到了画像中:
    这两个人越看越像,与他们兄弟竟然有五六分相似。
    福祸未知啊……
    端上凉了好一会儿的茶,辽王一饮而尽,整个脑子瞬间就通透了。
    翌日,辽王在宅中苦思冥想,琢磨出一出戏本来:
    唐朝时,某人为乃皇帝微服民间时无意诞下的私生子,皇帝不知,流落民间……
    自幼孤贫安排上,得是汉宣帝那般,为游侠。
    贵女垂怜,抛绣球觅夫婿。
    贵女家中不认可,夫妻备受欺凌,得安排个大官,那就是宰相……
    住进寒窑,吃摘野菜,夫妻饱受折磨,大团圆……
    不行,男人得被迫为兵,去往前线送死,战功赫赫归来团圆……
    越想,辽王越是兴致高昂。
    情节跌宕起伏,又有皇子,又有宰相,夫妻饱受折磨,戏本写出来,定然大火。
    “爷,皇上召见。”
    “哦!”无奈地放下笔,辽王换了件衣裳,乘坐马车而去。
    “听说你最近很闲啊!”
    寒风呼啸,但却依旧无法阻止皇帝钓鱼的心思。
    冰面凿开大洞,岸边置起了帐篷,火炉,烤肉,一个都不能少。
    当然了,还有两头最受宠爱的狗五代站岗。
    看着它俩的饭盆,显然是吃鱼了。
    “儿臣不敢。”辽王带着笑:“这不是最近下雪了吗!就懒散了些。”
    “与人斗钱掷戏子,还假借灵寿伯的名义。”
    皇帝冷哼一声,辽王双股打颤。
    “儿臣孟浪了……”
    “算了,小事罢了。”
    忽然,皇帝就又没了兴致:“好好编你的书,配你的种去。”
    “等到开春,你就去京营历练一番。”
    “父皇,儿子身子虚啊!”辽王低声哀求。
    “虚个屁,就是因为虚,所以才要去锻炼。”
    皇帝果断拒绝他的求饶:“你三哥,也去过军中,你怎么去不得?”
    “况且日后去辽国就藩,怎么也少不了领兵打仗,你提前适应一下也好。”
    辽王心中哀嚎地应下,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男的在西凉为王,女的苦守寒窑十八载,夫妻分离,苦死你——”
    坐在马车上,辽王心中愈发的愤愤不平,对于这本戏也愈加折磨。
    “男的回来继承皇位,女的做了十八天皇后就死了……”
    “四爷,您这本子绝了。”
    长安戏楼的唱班们齐齐凑上前,看着这本戏,流露出敬佩的模样。
    “爷只是提供个故事,具体的唱词,唱段,还要你们来安排填充。”
    辽王享受着拍马屁,心情颇为愉悦。
    “爷,您这夫妻,怎么没有名字?”
    一个中年读书人提出来疑问。
    “爷没想起来!”辽王犹豫一会儿,随口道。
    只要不姓朱就成。
    “爷这写的故事,前期倒是与薛仁贵有些相似,都是妻子苦守寒窑,都娶了异国公主,只是更加悲苦,跌宕了些……”
    “索性就借鉴到底,取名叫做薛平贵王宝钏,借一借其名气。”
    “好——”辽王拍手赞同。
    这样一副跟风之作,谁看得出是编排皇帝的?
    “就叫薛平贵与王宝钏,你能给我细细的编排,这剧等开春就得排出来——”
    ……
    冬日,顺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