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外放(求月票阿!兄弟们)-《大明世祖》


    第(2/3)页

    六分(直径两厘米)以上,一颗价值半阿瓦罗白银。

    八分(直径64)以上,则一颗兑一阿瓦罗。

    换句话说,一颗六分左右的珍珠,售价为一百四十两白银;八分左右的则售两百八十两。

    与市价相比,朱慈烺简直了打了两三折在卖。

    而约翰只要在果阿转一圈,跑几天路程,就能得两三倍的利润,可谓是暴利。

    几个月的积累,朱慈烺换了纸面上的万两白银。

    心满意足后,约翰挺着肚子:“我的国王,这是我给你带来了一个礼物,保证你喜欢。”

    言罢,两人又回到了码头。

    这时候,一门火炮就出现在他眼前。

    “这是一门三磅炮,看你我关系,我只收你一千两白银,算是便宜你了。”

    约翰大言不惭道。

    朱慈烺对其颇为喜爱,但对这价格则无比难受。

    好家伙,在大明一门三千斤的红衣火炮,只要三五百两,你这火炮撑起几百斤,一百两都嫌贵。

    他自然不肯当冤大头,接下来的时间还长着呢,可不能任其摆布。

    最后朱慈烺以八百两的价格买下。

    旋即,利用那一万两的额度,朱慈烺买了二十两的火绳枪一百杆,一两一斤的火药两千斤。

    其余的铁器、布匹、鞋袜等……

    到最后,还剩下两千两。

    约翰不住地催促着。

    朱慈烺不为所动,他昂首道:“我需要工匠,约翰先生。”

    “铁匠、木匠,陶匠,乃至于船匠。”

    “好说。”约翰眯起眼睛:“一百两白银一人,我下次给你带来。”

    “不,十两。”

    “陛下,这生意没法做了……”

    “是你太奸诈了。”

    最后,每人三十两成交。

    “那就十位铁匠,十位木匠,以及十位造船匠。”

    “剩余的呢?我的国王。”约翰迫不及待道。

    “我需要汉人。”

    朱慈烺盯着约翰的眼睛,仔细一看道:“会说汉话的汉人。”

    “这里可是印度,我的陛下。”

    约翰苦笑道,他摊开手,满脸无奈。

    “去东印度。”

    朱慈烺依稀记得路上船队路过东印度群岛,那座爪哇岛极其繁荣,应该什么都有。

    “我记得那里有不少的汉人。”

    “一百两白银。”

    约翰狮子大开口。

    “五十两,青壮年男女;小孩老人只有二十两。”

    “如果有工匠或者读书人,我给你一百两。”

    “成交。”约翰点头应下。

    东印度群岛与印度相隔不远,去一趟也无法。

    况且这些珍珠在印度卖不起价格,也能去东印度看看。

    如此昂贵的价格,朱慈烺也是有意为之。

    价格低了,或许人家就不在意了,路上死一些也不心疼,但对于锡兰王国来说,汉民是最稀有的。

    一名汉人,娶两三个本土女子,就能直接拉拢三个泰米尔家庭,二十来人。

    如果有一千青壮汉人,朱慈烺才敢去攻打贾夫纳王国。

    这并非是兵力不够,而是刚打下,整个燕堡的汉人,以及朱家人,将会全部融入土着中。

    这是他难以接受的。

    几日后,一应的工匠才算是到齐。

    这时候,锡兰王国才开始造纸,打造修缮武器,制造织布机,陶器,各种手工业开始发展。

    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才让一个小王国初具雏形。

    ……

    松江府。

    郑森坐着铁轨,从苏州抵达了这座繁华之城。

    随着海关在松江府开设,整个江苏省的货物都在此地集中出口。

    安徽的茶叶,江西的瓷器,也顺着长江而下,来到了松江府。

    其地可谓是人烟稠密,摩肩擦踵,不胜繁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