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阿拉善-《大明世祖》


    第(2/3)页

    蒙古人并没有多少姓氏,或者说基本以部落为姓。

    随着蒙古帝国的建立,各个部落被拆散,然后又随着元朝的覆灭重建,姓氏也渐渐兴起。

    即使同一个部落,贵族头人的姓氏也不一样,这是为了彰显尊卑。

    而普通的牧民,自然没有姓氏可言,只有贵族才有姓氏。

    “给了十头牛,两百头羊还不够吗?”

    丹吉无奈道。

    “发钗首饰,新衣服,还有许多新奇的玩意,都是要的,越多越好!”

    女人忙道。

    丹吉为之头痛。

    不过,一碗奶茶被送上来,送入嘴中后,他才舒缓下来。

    “对了,家里的茶和酒都不够,你也要去买一点。”

    “陪嫁要是多了几块茶砖,那就更好了。”

    丹吉此时觉得奶茶难以入喉。

    “我去问庙里问喇嘛何时出发。”

    他披着长袍,戴上草帽,迫不及待的骑上马,去往二十里外的寺庙。

    几个随从紧紧跟随。

    纵马奔驰,不过半个时辰知道了。

    一旁的随从连忙牵马,然后去向了马厩处。

    随着黄教的传播,寺庙愈发的广泛起来,同时因为贵族的尊崇,喇叭们拥有了大量的土地和奴隶,成为了真正的封建主。

    比起像丹吉这样的小贵族,喇嘛们拥有着财富却大的多。

    故而,这座寺庙虽然有着众多的帐篷,但主殿却是由木头搭建而成,高不过数丈,但在草原上却格外的宏伟。

    丹吉双手合十,虔诚的弓着身入内。

    刚入殿,鼻腔之中就闻到了浓厚的檀香,这是从汉人那里买来的,听说一斤檀香就要一只羊。

    然后就是硕大的鲸烛,虽然没能点燃,但那白润的颜色,硕大的体积,让人难以忘怀。

    如此庞大的蜡烛,其价值极大。

    随即就是鼓声和念经声。

    虽然听不懂其意思,但到底却是佛祖之语,他虔诚地找个蒲团跪下,双手摆下,以头磕地。

    不知何时,身旁又跪了一人。

    半个时辰的时间,整个殿中就已经跪满了数十人,都是身着华袍的贵族,普通的牧民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大殿。

    他们只能在殿外找个草地,虔诚地磕头行礼。

    虽然佛祖面前人人平等,但香油钱却不是一样的。

    聆听结束后,丹吉虔诚地递上五块银圆,惹得喇嘛露出了笑容:“施主有何事要问?”

    在阿拉善等地,由于身处内陆,所以不仅物质匮乏,金银也相当的少,所以货币价值极高。

    “尊敬的法师,我想问一下,何时能出发去汉人那里做生意?”

    “你如今聚集了多少人?”

    “三个好友。”

    喇嘛闻言,随口道:“七日后合适,在这段时间你能多聚一些人就多聚。”

    “多谢法师!”

    丹吉开心地离去。

    刚出了寺庙,丹吉就碰到了前来上香的日仁一个同样魁梧的大汉。

    相较于他,日仁更加矮胖些,下马的动作气喘吁吁的,额头上满是汗。

    “日仁!”

    “哦,我的安达,丹吉!”

    两人抱在一起,互相拍打着背。

    “你怎么也来庙里了?”

    “我这是问事。”

    日仁苦笑道:“咱们这么多的东西,可不得找一个好时间吗?”

    “放心,我已经问了,七天后比较合适。”丹吉笑道:“你去问点别的东西吧!”

    “也好!”日仁点点头。

    丹吉回到家中,一边派人去联系好友亲朋,一边准备货物。

    等到七日后,他这里已经组织起来了十来个奴隶,牧民,百头羊,十头牛,以及百匹马。

    其他的干粮不算。

    而这时候,其他的贵族们也纷纷聚集而来。

    大小八家贵族,骑兵合计百人,牛羊上千,而作为重中之重的马匹,也超过了千匹。

    虽然马匹在草原上不可或缺,但包括贵族和牧民,有一个算一个的都不算喜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