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福国-《大明世祖》


    第(3/3)页

    其分为内廷外廷两大系统。

    其中,以王府文吏、私臣、奴婢们构成了内廷系统,例如一路上的部队行进,都是长史在安排,其就是内臣。

    而像是目前对于东阳城的治理,则是朝廷安排的国相在治理。

    东阳城的建立,福国的规划,其实就是国相一手操办的。

    国相守藩三年,这是多年来的规矩,轻易不会被打破。

    就算是如今福王之藩,也得再等一年时间才能彻底地掌握大权。

    而等到瓜熟蒂落,他亲自摘取果实后,国相一般就会回国,升迁要职。

    作为潜规则,藩王们会授予国相们郡公,或者郡侯的高爵作为感谢。

    为了保证藩王们的权威,国相接受爵位后并不会停留,而是让一子继承爵位,日后落户藩国。

    毕竟国相守国数载,威望卓著,就离开了才是最好。

    “国相向您问安!”

    官员行了个叩拜礼,然后小心道:“殿下之藩的消息传来,整个福国欢欣鼓,国相爷甚至多吃了两碗饭。”

    “休抬举我!”福王苦笑道:“福国如今境况如何?多少子民?”

    “禀殿下,福国乃是车臣汗部区域,起早年间被建奴掳掠,人丁稀少,虽然这些年陆续恢复了些,但却只有三万余帐,不及漠北一半……”

    “够了!”福王露出一丝笑容:“再多些,反而不好管了。”

    十几万牧民,在如此庞大的草原上放牧,怎是一个舒服了得。

    这样一来,人地矛盾少了,对于福国统治来说就方便了。

    福王卤薄在库伦停了二十天,这才恋恋不舍地向东而去。

    看着距离不远,但库伦距东阳城,也达到千里。

    十六日的时间,卤薄才抵达东阳城。

    这相较于库伦,仪式就更加隆重了。

    国相以下数百人,包括各部落头领贵族,尽皆下跪。

    即今日起,这才是真正的君臣。

    仰望着东阳城,其高大厚实的城墙,着实让人有安全感。

    但入京城,才看得其一片荒芜。

    屋舍稀缺,以至于城内空落落的,仿若野地,只有那位于城中心的王宫,才算得上雄壮。

    在一阵苦笑中,福王住进了他的王宫。

    满地的灰尘让他厌烦,故而他离开了王宫,在国相府与国相等大臣们会谈。

    此时的福国,并没有各部,以及其他机构,纯粹的就是依靠国相府治国。

    国相吴廷玉是进士出身,之前去漠北将军府的布政使,年岁也才五十有四。

    可以说,这一任国相后,他回到大明,前途将是光明的。

    黑红色的脸,明亮的双眼,以及突显的颧骨,无不显示这位国相的辛劳。

    对此,朱存枚自然是表达了一番感谢。

    吴廷玉倒是不置可否,他不卑不亢道:

    “殿下,如今福国有民三万八千帐,其中只属于朝廷的只有万帐左右,分布在东阳城附近放牧,享受着肥沃的土地。”

    “臣来此地后,第一时间就招募牧民,教他们开垦荒地进行种地,第一年得五千亩,第二年得两万亩。”

    “而今年,福国将开垦七万余亩,使得耕地达到十万亩。”

    吴廷玉沉声道:“但即使如此,东阳城的粮食依旧难以自足,不得不依靠库伦的转运……”

    “如果要自给自足,许多多少地?”

    福王忍不住问道。

    “漠东地区虽然不缺水,但土地贫瘠了些,又叫为寒冷,没有北海那般的福气,故而栽种的大麦、小麦,一亩才收一百五十来斤。”

    “如果东阳城有三万人,最起码也得二十万亩地才能养起。”

    “二十万亩啊!”福王呢喃道:“这起码得需要万余农夫才行,草原上尽是牧民,有那么多会耕地的人吗??”

    “我可不想四季游牧,改换牧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