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征服-《大明世祖》


    第(2/3)页

    孟恩摇头苦笑,不过他这时倒是颇有几分坦然。

    作为普通人,什么都平庸的情况下,去往陌生之地讨生活,根本就是困难重重。

    一次野狼袭击,就足以让他家破人亡了。

    告别了家人,他去向了陕西。

    像他这样的牧民在草原上有很多,不下万人,几乎都来自于绥远,晋北地区。

    这里贫瘠的资源,逼迫着人往外跑。

    有时候他感觉不公平,为何自己会出生在这样的地方,而不是在中原这样的富庶之地?

    但如今,有了改变的希望,这是再好不过的是。

    ……

    对于此时的袁宗第来说,此时高原的环境让他难受的要命。

    五十有四的他,在闯军中已经是老资格了,在闯王时代,也是备受依赖。

    但随着康国的建立,他这样的老将不受待见,精力更加旺盛的李来亨,凭借着李过的义子身份异军突起,从而成为了领导者。

    哪怕是田见秀、刘芳亮等老将,也纷纷退让。

    原本他来到高原,就是想掳掠一些钱财和奴隶,为子女积攒家产。

    但随着康国和卫藏国的灭亡,前途立马就渺茫了。

    不过随着和谈协议的定下,他又燃起了雄心:为儿子搏取功名。

    子爵,伯爵,一字之差,那就是万里之遥。

    伯爵是世爵,降到男爵就停了,然后世代享福,而子爵只能承袭两三代就没了。

    为此,他拼了老命,向着西北部的拉达克进发。

    “主人,距离列城还有两百里路!”

    骑着马,袁宗第气喘吁吁。

    即使早就适应了高原环境,但长时间的赶路,让袁宗第的身体颇为难受。

    藏马体型虽大,但耐力却差蒙古马半分,速度更是难以企及。

    不过在高原上赶路,有马骑就很不错了。

    近五千骑兵,是他这次踏上征途的所有兵力,而目标则是拉达克。

    拉达克,是吐蕃灭亡后,建立的古格王朝,然后拉达克地区建立起了拉达克王朝。

    十六世纪中叶,拉达克王朝被“胜利王朝”取代,这个王国的名称也被称为“纳姆加尔王国”。

    而噶举派则统治着这个地区。

    是对抗黄教格鲁派的重要基地。

    历史上,1819年,锡克王国联合查谟王国夺取了原属阿富汗的克什米尔王国,并支持查谟国王侵占拉达克的纳姆加尔王国。

    西臧地区百般支援,但却无济于事,拉达克被其兼并,成为附属国。

    而查谟国王,也就是后世的克什米尔土邦大君。

    拉达克占据了克什米尔地区三分之一的面积,也就是热议的班公湖一带。

    可以说,这块地是一直未签订公认的协议,中国是拥有主权宣称的。

    拉达克特殊的环境,让这里是高原的后花园,布满了各种遗党,如基本退出高原的噶举派。

    “兄弟们,再加把劲!”

    袁宗第喊了一嗓子,继续向前迈进。

    数千名被迫当辎重的牧民们,则苦着脸跟随。

    苦寒的拉达克地区,极其荒梁,雪山遍地,草叶稀疏,牛马都很难补给到位。

    亦或者说,偌大的高原,只有雅鲁藏布江谷地最适合生存,其余的地方几乎是半荒漠,戈壁之地。

    幸亏有向导,不然迷路就危险了。

    跨过了山岭,下了山地,高原反应减轻了些,士兵们士气也渐渐恢复。

    这时,列城在远方隐隐若现。

    袁宗第大喜:“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钱财均分,女人自取!!”

    面对下山虎一般的康军,拉达克军队一败涂地。

    ……

    相较于袁宗第奔赴数千里远去拉达克,刘芳亮则轻便的多,携带着三千兵马,直驱锡金而来。

    锡金距离拉萨极近,是红教,也就是宁玛派的传播之国,一直是属国,西臧的附庸。

    虽然距离近,但路却不好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道路狭窄而又险峻,对于军队来说是不方便的。

    不过刘芳亮倒是高兴,因为锡金只有数千士兵,二十来万人,简直是不堪一击。

    只是刚击溃锡金大军,准备挺进拉孜克时,西面突然涌现出一支大军来。

    “哪来的军队?”

    刘芳亮大吃一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