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十二王-《大明世祖》


    第(2/3)页

    朱谊汐大手一挥,直接应允荷兰可以去往秦、卫、齐、越,以及最为看重的朝鲜进行贸易。

    吉尔伯特大喜过望。

    要知道,荷兰由于在十六世纪就参与了日本贸易,故而与德川幕府关系良好,在日本闭关锁国后,是与大明、朝鲜,并列的三个贸易国。

    而朝鲜则是毫无门路可言。

    如今得了宗主国的应允,自然就可凭借大明的威势,入住永宗岛。

    朱谊汐对于荷兰,葡萄牙这样追求利益,注定没落的小国是没有什么忌讳的,唯独英格兰、法国这样的大国,才值得警惕。

    整个北方,西伯利亚是大门,那对于大明来说,南方的大门则是马来半岛。

    等过一些年,使用切香肠战术,共管新加坡,再到彻底接管,将南洋完全纳入锅中。

    婆罗洲虽大,沿海却有不少的苏丹小国,如马辰、三发、苏卡达纳、兰达克等王国。

    按照既定划分,北婆罗洲为湘国,西婆罗洲,南婆罗洲可再分二国。

    新加坡必然是要直辖的,而马来半岛的柔佛王国倒是可以封一国。

    苏门答腊自不必提,亚齐,旧港,占卑三地,倒是可以分封三个。

    这下子,立马就是六国了。

    心情放松下,朱谊汐倒是在后宫徘徊起来。

    随着年龄的渐长,对于那些陪伴日久的妃嫔,朱谊汐主打的是陪伴,生怕不小心诞生高龄产妇。

    在如今这个时代,危险性不言而喻。

    在临幸了琪琪格后,这位蒙古妃子受到了熏陶,含蓄地表达了对于皇子封王的请求:

    “陛下,驹儿已经十五了!”

    朱谊汐眉毛一动,瞬间明了。

    琪琪格拥有三子一女,其大儿子为皇十二子朱存桐,授封闽王,今年已然十七岁,跨过年就是十八了。

    其二子排行十八,今年十三,大名朱存榇;三子排二十三,今年十岁,大名朱存榉。

    “是哦,距离上一次封王,已经是过去了八年。”

    绍武七年,绍武十五年,分两批封王,造就了十四王(包括太子的吴王)。

    对于三十七子的皇帝来说,儿子太多倒是让他一时间有些遗忘了。

    时间过去近八载,也该进行封王了。

    不过,朱谊汐却明白,这玩意不能搞存量,得先将之前的几王给全部分下去。

    要知道,陆续的分封下,只分了十个儿子。

    老大秦王在安南,老二齐国在棉兰老岛,老三太子,老四辽王在布哈拉汗国,老五越王在北海道,老六卫王在高棉。

    老七福王在车臣汗部,老八赵国在浩罕盆地,老九湘国在文莱,老十梁国在札萨克图汗部。

    “接下来还有岐王、闽王、蓟王,杞王,四国啊!”

    感叹了一句,朱谊汐掌握住了柔软,随口道:“放心,我会安排的!”

    琪琪格这才露出来笑容。

    翌日,朱谊汐宣四王入内。

    他倒是没什么啰嗦,直接开门见山道:“你们十哥梁国已经安排在了札萨克图汗部,虽然远了些,荒凉了些,但到底也是藩国,王城已经在建造了。”

    “料想用不了几年,就能之藩。”

    “你们呢?”

    “父皇,儿臣愿意尽孝膝下!”

    岐王立马道,满嘴的孝心:“如今朝野皆言语藩国耗费巨大,儿臣愿意守在北京,陪着父皇。”

    “你们的意思呢?”

    “儿臣也愿意在京城陪伴父皇母妃……”

    “想得美!”见了四个儿子一个想法,朱谊汐眉头一挑:“如果在京城给你建个王府,加上封田,怕是得三五十万不止,还不如去就藩呢。”

    “朕的内务府不缺钱,保管你们一个个就藩,称孤道寡!”

    对于他们的心思,朱谊汐是一清二楚的。

    北京城多好,吃喝玩乐,尽是享福,是整个天下一等一的好地方,谁愿意筚路蓝缕地开疆拓土?

    吃苦,是人最不愿意去做的。

    即使一等一的秦国,也被皇子们不屑。

    这是人的劣根性,享福日久的结果。

    朱谊汐多果断的一个人,再加上儿子众多,父子亲情淡漠的很,立马否决了他们的意见:

    “朕决意从明年开始,为你们打造藩国。”

    叫皇帝的示意下,地图屏风再次抬上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