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几个同学,早早就在校门口等着。陈贵良都认识,也记得他们的名字,但可能真人和名字不能完全对上号。 眉清目秀的赵贝贝同学也在。 这家伙男生女相,陈贵良倒是印象深刻。 龙翔师兄距离约定时间两分钟抵达,一路喘着粗气小跑过来的,见面就喊:“腐败,腐败,今晚大吃大喝!” 他带着大家去南门外找馆子,并没有吃烧烤。 总共12人,一张桌子坐不下,两张方桌拼起来。 菜还没上,龙翔就站起来举杯:“今天是我们小组第一次聚会,先来干一杯。不会喝酒的同学,可以喝茶喝饮料。” “干杯!” 碰杯之后,重新坐下。 龙翔说:“估计大家都还认不齐。今晚重新认识一下,顺便分享自己这两周的经历和感想。当然,不想说的事情可以不谈。” “我先来吧。” “坐着讲就可以。朋友聚会,别搞得像作报告。” 一个戴眼镜的矮瘦女生说:“我叫江毓秀,吴越人。我报了16门课,每一位老师都讲得很好,我一堂课都舍不得落下。另外,我还加入了五四文学社、山鹰社、话剧社,并参加了这三个社团的活动。我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我的感想是,北大为我们提供了无数优秀资源,我们不能浪费自己的青春……” 16门课外加3个社团,这小女生够能折腾的。 一个接一个发言完毕,陈贵良发现大家都挺能折腾。 而他陈大侠,是报课数量最少的一个! “陈贵良,该你了。”龙翔微笑提醒。 陈贵良说:“我选了14门课,加入了元火动漫社。感想跟大家差不多,都挺充实,准确来讲是累得够呛。” 赵贝贝跟陈贵良在同一层宿舍,当即暴露他信息:“你还开了两家公司,36楼四层的元培班同学都传遍了。” “开公司?” 辅导员龙翔和其他组员都惊讶地看着他。 陈贵良笑道:“只是跟北大科技园签了两份入驻协议,公司执照还没办下来呢。而且马上又是国庆,假期不算工作日,估计还要等很久。” 龙翔感慨道:“那也很牛逼啊,刚入学就开公司。” “要不要我们去帮忙?”一个叫汤勇的男生问。 陈贵良说:“同学们都才大一,我怕耽误大家的学习。如果愿意来帮忙,我是举双手欢迎的。不过公司初创,开不起工资,也暂时不需要太多人手。” 一个叫宋蕾的女生说:“需要帮忙就说一声,只要时间允许,我们不要工资,就当是积累工作经验。” “那我谢谢兄弟姐妹们。”陈贵良举杯道。 接下来便是吃饭闲聊,互相说起这段时间遇到的人和事。 元培班所有课程,都是蹭其他院系的老师和教室。其他院系的大部分师生,对他们态度还算可以,甚至有因好奇而格外热情。但也有极个别隐隐排斥,尤其是小班上课的时候。 一个女生说着说着都快掉眼泪的,表示自己打算换成别的课程。 龙翔表示自己会帮忙跟导师沟通,随即又把话题转开,保持聚会气氛的活跃。 “陈贵良,你怎么不加入五四社?我们社长知道我是元培班的,还专门提起你,让我来劝你入社。”江毓秀问。 陈贵良道:“你们社长认识我?” 江毓秀说:“五四社写诗的特别多,写古诗词的也不少。你那首《瀛海行》,五四社的很多成员都知道。” 北大的五四文学社历史悠久,以诗歌创作为核心,海子就是五四社的成员。 甚至可以说,朦胧诗运动就是五四社推动的。 但诗歌的黄金年代早已过去,虽然五四社的成员越来越多,但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