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程村递过去一个小本本:“把你的游科账号写下来,回头我加你好友。” 马忠才挠挠头,感觉哪里不对劲。 李海洋说:“程村老师,我也偷菜,不过我在校内网偷。嘿嘿,你注册不了校内账号。” 程村懒得理他,又问其他人:“你们都不偷菜?” 众人摇头。 等程村走了,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做编辑的宋静如问:“什么是偷菜啊?” 80后女作家刘丽娜摇头:“不知道。” 正在复旦读硕士的周佳宁说:“一款休闲游戏,校内网就有。我也沉迷了一个多月,还专门花钱充了会员。” 悬疑家蔡俊问道:“就是那个陈贵良的网站?” “是啊,”马忠才说,“你不是还在博客上,推荐了他的《明朝那些事儿》?” 蔡俊解释道:“李寻欢让我推荐的,相当于还一个人情。我都没见过陈贵良,也没有看过他的书。前段时间好像又火了,成了什么亿万富翁。” 张玥然刚从李家坡大学毕业回国,完全不知道什么情况:“陈贵良是谁啊?” 李海洋说道:“跟我一样,第六届新概念一等奖。他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卖得很好,估计再过一个月,销量就能破百万册。” “那很厉害啊。”张玥然道。 已经改笔名为纳多的赵岩,此时也过来落座:“他还在开公司,前段时间拿到风投,他名下的股份估值1.6个亿。唉,完全想不到啊。前年11月份的时候,我还给他点评过初赛稿件,当时他只是一个高三学生。” 张玥然更加难以理解:“他开的什么公司啊?” 周佳宁说:“校内网,校园社交网站。我们研究生班的同学,全都是校内网用户。” 80后女作家彦歌说:“这人是我们川省的,《西华都市报》特爱报道他。对了,还是郭小四的高中校友。” “郭小四今天来不来啊?” “管他来不来。” “陈贵良呢?” “好像要来。韩韩是确定不来的,人家忙着赛车。” “快看,小饭和蒋峰来了!” “……” 陈贵良是掐着时间来的,昨晚他跟两个高中同学撸串去了。 一个是302室友李东强,在魔都一所二本院校读书。另一个是文理分班前的同学,在上理工读电气专业。两人暑假都没回家。 喝得半醉,一觉睡到天光大亮。 坐在出租车上,陈贵良接到敖彦莀的电话:“QQ空间正式上线了,除了群组等少数功能,其他功能几乎跟我们校内网一模一样。” “石谦他们已经带着合同回去了,”陈贵良嘱咐说,“好好跟土豆网策划一下活动,鼓励校内网用户自拍视频,上传到土豆网再嵌入校内网。具体活动内容,土豆网的人会跟谢扬沟通。还有,加快校内网在高中的推广。” “你什么时候回来?”敖彦莀问。 陈贵良说:“我今晚飞去蓉城,要回家一趟,下周就能回公司。” “你倒是清闲得很。” “磨合团队嘛。等我回来,再看看你们磨合得怎么样。” 这几个月,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 上个月,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首次超过拨号上网用户。 而且相较于年初的时候,短短三个月时间,网络支付越来越成熟。网络购物人群飞快增加,媒体甚至用“网上购物热潮”来形容。 手机用户,已接近4亿——今年手机价格爆降。 陈贵良现在用的那款手机,只要五百块钱就能买到。 随之而来的,是短信充值支付也越来越多。 第(2/3)页